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人格权一般规定 > 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

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30 09:59:10 人浏览

导读:

人格权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法人也具有一定的人格权,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申请保护。那么,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接下来,关于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

  一、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

  基于人格权被侵害产生的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请求权的实质是人格权受到侵害后,为回复人格权的圆满状态而产生的人格权请求权。上述权利因不具有财产利益内容的请求权因此不是债权请求权,而是绝对权请求权,由于其与绝对权的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到作为民事主体的人的人格存续、生存利益以及伦理道德问题,故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不具有财产利益内容的人格权请求权主要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请求权等。

  二、人格权有什么特点

  (一)固有性。人身权是由主体始终享有的权利,对自然人来讲,这种权利与生俱来;对法人和其他组织来讲,这种权利自成立时即享有。在主体存在期间,始终与主体不可分离,只有主体死亡或终止,其所享有的人格权才不复存在。不论民事主体在年龄、智力、种族、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有何种差异,都平等地享有人格权。人格权不能由民事主体转让、抛弃,也不能由继承人继承。

  (二)法定性。尽管人格权始终与主体相伴随,主体一旦出生或产生就应该享有人格权,但人格权并不是“天赋人权”,也不是自然权利,而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权利。

  (三)人格权是维护民事主体人格独立的必备权利。

  其一,主体只有具有人格权,才能实现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才能称得上是法律意义上的人。

  其二,主体只有具有人格权,才能培养独立的人格意识,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地位,充分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地位,进而在全社会实现人的尊严,使人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人格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因而与财产权相区别。人格权是一种支配权,因而具有排他的效力。人格权是一种绝对权,因而任何他人都不得妨碍其行使。最后,人格权还是一种专属权,即他人不得代位行使。

  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所获得的相应信赖与评价所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都依法享有信用权,其他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征信机构也不能侵害这种权利。一般人格权:人格独立权、人格自由权、人格尊严权。

  三、人格权受到侵害的依法承担什么责任

  非法侵害公民人格权的,侵权人要承担侵权的责任。包括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民法典》第一千条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承担】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侵害人格权能否要求恢复原状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人格被侵犯之后一般很难恢复原状人格被侵害后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