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创新:让山东济南激情迸发

创新:让山东济南激情迸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02 01:02:10 人浏览

导读:

广州、南京、济南、西安……前不久落幕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群星”璀璨,公布的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对济南来说,这块牌匾不仅仅代表着荣誉,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标志着泉城科技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站到了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平台上。
  广州南京济南西安……前不久落幕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群星”璀璨,公布的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对济南来说,这块牌匾不仅仅代表着荣誉,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标志着泉城科技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站到了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平台上。

  创新,让古老泉城激情迸发。作为全国最早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3年多来,济南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强力推进,城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应对危机、稳定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当前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又成为济南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

  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市场等要素的制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轨转型刻不容缓。200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把自主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导战略,构建了组织、评价、规划、责任、政策、创新主体“六大体系”,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成立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增设正局级常设机构——— 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建立创新型城市推进工作联络员队伍……济南在创新推进机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紧锣密鼓出台。自2007年以来,我市连续3年召开创新型城市建设表彰大会,兑现落实创新奖励资金1.6亿元,奖励力度之大居全国前列,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

  构建创新型城市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济南积极探索具有省会优势和自身产业特色的创新体系:

  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线,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87家(其中包括国家级11家和省级4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4家(其中包括国家级1家和省级83家),大中型企业90%以上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各类研发机构而且不断升级;

  以探索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的新型合作模式为突破口,建立了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驻济高校人员在我市创办或领办企业2000余家,与我市企业联合成立研究机构66家,“十一五”以来向我市转让成果1000余项,新增产值达340亿元;

  以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为着力点,建立了与自主创新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我市构建了技术创新、创业服务、合作转化、资源共享、创新载体“五大平台”。创建国家级科技园区6个、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7个、863成果转化基地2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9家,

  居全省各市第一位,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先后落户济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等6个基础条件平台以及华东地区最大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届信博会和5届科交会的举办,促进了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科技部门以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利用为重点,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清洁能源、清洁汽车、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等科技工程,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对产业提升、农业和节能环保的支撑作用。

  有关专家表示,济南探索建设创新型城市,将为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拥有相同发展特点的城市提供示范借鉴。目前,济南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市化率达63.47%,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5.5:43.1:51.4,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轻重工业比例为21:79,既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高的结构特点,也带来了资源、环境、土地承载压力大等矛盾。此外,济南虽属沿海开放城市,但由于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尚需提升,利用外资与先进城市差距较大。济南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率先走出了一条政策带动、措施配套、环境创优、社会发展、产业跟进的路子。

  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今后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自主创新是“一转一调”的重要支撑。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绿色产业,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根据这一要求,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将快马加鞭,力争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支撑发展能力有较大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创新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5%,新特优产业得到突破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0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0家以上;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30件,高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65%以上。(记者 祝蕾)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