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程序 > 西藏“质量和安全年·质量诚信论坛”活动侧记

西藏“质量和安全年·质量诚信论坛”活动侧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3 00:01:33 人浏览

导读:

全区企业代表和质监、工商等单位领导欢聚一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出铮铮誓言:质量诚信、质量安全重于泰山!企业代表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阐释质量诚信的重要性,并就各自的生产经营情况发表见解;质量诚信承诺书上,企业代表郑重地签下了企业的名字,纷纷
全区企业代表和质监、工商等单位领导欢聚一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出铮铮誓言:质量诚信、质量安全重于泰山!企业代表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阐释质量诚信的重要性,并就各自的生产经营情况发表见解;质量诚信承诺书上,企业代表郑重地签下了企业的名字,纷纷表示将认真落实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诚信经营……这是全区“质量和安全年·质量诚信论坛”上的一幕。

  近日,由自治区质监局主办的全区“质量和安全年·质量诚信论坛”在拉萨开幕,来自国家质检总局、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全区生产加工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诚信建设 意义重大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需的内在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因此诚信缺失的问题在各行业、各领域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失信行为和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不仅破坏了正常经济秩序,而且还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发生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都是相关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为深刻。

  自治区质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迎春说,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质量诚信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举办质量诚信论坛,对于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提升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促进“质量兴藏”战略的实施和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认真履职

  全力推进

  近年来,自治区质监局坚持加强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质量信用监管,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建立健全质量诚信体系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西藏自治区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细则》。积极开展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工作,共评定表彰了23家质量信“aaa”级企业。二是积极推进质量振兴战略的实施。积极推进拉萨市质量兴市试点工作。加强质量振兴规划调研,正抓紧起草《西藏自治区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把实施质量兴藏战略作为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逐步完善全区名牌产品推荐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扶持和推动重点企业争创全区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三是不断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企业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办法》,推动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以企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质量监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质量档案,完成全区2331户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质量建档,为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和打假治劣。坚持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打假治劣活动,深入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大执法打假力度,有效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开通“12365”质量投诉举报系统,建成全区质量技术监督公众信息网,制定全区质监系统行政案件举报奖励制度,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大力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等活动,形式多样地宣传质量监督法律法规和质量安全知识,及时曝光质量失信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page]

  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西藏日喀则地区雪莲工业贸易公司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以来,公司以“活企、壮企、强企”的经营策略,以“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推动了地区建筑业和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公司总资产也从1994年的502万元发展到现今的1.06亿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