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招商纠纷 > “联村三人行”来到潘铺村

“联村三人行”来到潘铺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9 14:08:22 人浏览

导读:

2009年元旦,村舍远处,天柱山的轮廓在晨曦中慢慢显现。住在安徽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村委会临时宿舍的陈勇、王培东还是利索地起了床。不一会儿,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大叔过来接他们去新建的大型养殖场,帮忙铺设两个新的发酵床。从上午8时一直忙到吃晚饭,两人

  2009年元旦,村舍远处,天柱山的轮廓在晨曦中慢慢显现。住在安徽潜山县梅城镇潘铺村村委会临时宿舍的陈勇、王培东还是利索地起了床。

  不一会儿,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大叔过来接他们去新建的大型养殖场,帮忙铺设两个新的发酵床。从上午8时一直忙到吃晚饭,两人在劳动中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看着猪圈里200多头健壮的猪崽活蹦乱跳,两人一边擦汗,一边和村民们聊起猪肉价格的走势。

  谁能想象,半年前这两个年轻人还是坐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室里埋头读书的大学生,一个学农村区域发展,一个学土地资源管理。

  “现在,我们就算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了。”脸颊被冻得发红的陈勇不停地搓着双手,脚上的旅游鞋满是干泥,一条发旧的藏青色牛仔裤皱褶处还咧着几道小口。但他并不在意,“我们的户口已经迁回原籍了,名字至今还被学校统计在待业的名单上。可我们自己认为,我们的创业生涯已经开始了。”

  “联村三人行”来到潘铺村

  王培东来自陕西长安,陈勇的家乡在四川广安。让两位年轻人下决心来潘铺村创业的动因,缘于2008年4月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启动的大学毕业生“联村三人行”活动。活动计划招聘第一批志愿者前往农村基层创业,通过设立“技术”、“市场”和“管理”3种岗位,探索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模式。

  得知消息的王培东立即找到陈勇商量报名参加。他们2004年入校,都是中国农大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农村发展研究会”的骨干。王培东还曾担任过该会的宣传部部长、会长。对农村经济的长期关注,使志同道合的两人很想去农村一展身手。

  4月下旬,他们来到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安排的潘铺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考察。

  “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30年了,农村下一步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如何才能找到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当地村干部想带领群众致富的急切愿望,两位本来就计划创业的年轻人深受吸引。

  赶回学校完成论文答辩以后,二人便带上4年的课本和铺盖来到潘铺村。

  村支部聂结根、村主任王友庭很为这两个年轻人的热情所感动,但同时又不能不设身处地地替他们考虑,“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

  “我愿意回到农村!”对此,王培东认真地表示。“高考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国农大。在没有走出家乡的时候,我还感受不到什么;当我走出去之后,对比外面的世界,我才深刻体会到农村的贫穷与落后。如果连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都不愿意回去改变面貌,那还能指望谁呢?”

  陈勇深有同感:“我常想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如果连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农村都无法生存,那只能说明我们太失败了,即便是留在城市里,也不见得能好到哪儿去。”

  了解到两个年轻人坚定的想法,潘铺村村委会竭尽所能,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免费的食宿、将警务室腾出来给创业团队做办公室,一段时间内无偿提供土地、大棚,供他们进行科技示范使用……为了让他们一心创业,村里作出决定,不给他们安排任何杂务工作。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