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融资 > 企业融资 > 刘岩:一个智者的成长历程

刘岩:一个智者的成长历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7 07:45:11 人浏览

导读:

2008年8月,刘岩坐在他位于北京大屯路的大办公室里,优雅而且从容。刘岩说话慢条斯理的,偶尔会有较长时间的停顿。“2005年12月,春秋鸿成立之初,我曾经告诫自己和公司员工,3年之内不要投资电影,因为我觉得投资电影风险太大了,直到我认识了中影集团总经

  2008年8月,刘岩坐在他位于北京大屯路的大办公室里,优雅而且从容。刘岩说话慢条斯理的,偶尔会有较长时间的停顿。

  “2005年12月,春秋鸿成立之初,我曾经告诫自己和公司员工,3年之内不要投资电影,因为我觉得投资电影风险太大了,直到我认识了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在刘岩眼里,韩三平是个做事认真而且执着的人。通过和韩三平的交流,刘岩认识到中国电影大有希望,于是主动找到韩三平,希望投资韩三平担任制片人的电影,并买下影片的商务开发权。

  而韩三平也认为,春秋鸿可以发挥自己在广告领域的特长,在投资的同时,对影片展开深度营销,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春秋鸿对《长江七号》和大片《赤壁》的投资。

  两部电影投资运作下来,春秋鸿已经成为国内电影营销的头牌,刘岩也自信地认为,“在电影营销和商务开发领域,我们是国内做得最好的。

  一个智者的成长历程

  时间如果闪回到二十年前的1988年8月,那时候的刘岩却在四处求职,辛苦奔波,挥汗如雨。

  那一年,刘岩18岁。

  走出高中校门的刘岩,没有上大学,而是选择了直接就业。由于没有文凭,刚开始,他只能栖身于一些小的广告公司。

  然而,其后的经历让刘岩一直都认为,虽然没有上大学,但自己受到老天眷顾,比别人更幸运。刘岩的高中同学,上大学之后,很快就遇到了政治动荡,大部分人的经历都比较坎坷,和他们相比,刘岩边干边学,倒显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刘岩25岁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北京某广告公司的副总经理。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之后,刘岩决定下海,自己开办公司。1995年,刘岩借了50万元,成立了绎春秋广告公司。

  据一个和刘岩交往多年的朋友介绍,“刘岩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刘岩是一个厚道的人,一个追求多赢的人,无论对客户还是对员工都是如此。”

  绎春秋广告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桶金,来源于做中央电视台一套儿童节目大风车的广告代理。当时,央视所有的节目中没有插播广告。在刘岩等人的策划争取之下,大风车率先开始在节目中插播广告,效果非常好。当时除了儿童用品,甚至有很多家电企业找到绎春秋,要在大风车节目中投放广告。这些企业的理由是插播广告的形式新颖,到达率高。另外,据这些企业调查,儿童节目很多是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看的。

  在代理大风车节目广告期间,刘岩认识了很多有进取心的企业家,这其中就包括娃哈哈的董事长宗庆后。刘岩深得宗庆后的信任。

  其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娃哈哈的品牌策划都是由刘岩带领他的团队来做的,而刘岩策划的很多知名广告案例,也和娃哈哈有关。

  例如,景岗山版娃哈哈纯净水的广告把明星、品牌、产品和歌曲——“我的眼里只有你”等娱乐、营销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使景岗山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专辑销量高达60万张,娃哈哈纯净水也一举成为纯净水行业的第一品牌。

  2002年,娃哈哈推出茶饮料。当时康师傅等品牌的茶饮料已经深入人心,而娃哈哈想进入中国茶饮料市场的第一梯队。刘岩重任在身,他策划了“沏杯茶”广告,然后力邀周星驰、冯小刚两位喜剧明星联袂演绎。“沏杯茶”广告推出之后,娃哈哈茶饮料迅速闯入了茶饮料市场的前三强。

  2003年前后,绎春秋拥有娃哈哈、蒙牛、念慈菴、奇正等多家全案代理的广告客户,年利润在1000万到2000万元之间,成为中国最挣钱的广告公司之一,刘岩本人也被中国策划师协会评为“中国最佳策划师”。然而此时,刘岩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遇到百分之百的韩三平

  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之后,刘岩想转行了。

  按刘岩自己的话说就是,“广告业钩着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广告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也越来越低。2003年的时候,我不想干广告了,想彻底转行。”[page]

  但最初的两年,绎春秋处于眼高手低的困境之中。2003年,刘岩投资成立了一家艺人经纪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同期绎春秋还举办过几次明星演唱会,但收入都很低,这让刘岩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

  2005年年底,刘岩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春秋鸿文化投资公司。公司成立之后,与中影集团合作,投资拍摄了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名字叫《女人的选择》,这部电视剧的总制片人是韩三平。

  通过这个机会,刘岩结识了韩三平。韩三平告诉刘岩,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摆脱了低谷,2003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10亿元,2004年达15亿元,2005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为20亿元,电影院线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电影营销和衍生产品开发的空间还非常大。

  韩三平不但用语言,而且用行动来诠释自己的理念,即便是制作一部投资不多的电视剧,他工作起来也非常认真,一丝不苟。韩三平正是中国电影业的脊梁。从韩三平身上,刘岩看到中国电影业的希望所在,于是他放弃三年内不投资电影的初衷,下决心投资电影。

  刘岩找到了韩三平,当时韩三平正在为《长江七号》融资,影片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春秋鸿介入了《长江七号》的投资。刘岩不肯透露春秋鸿在《长江七号》中具体投入了多少钱,只是表示他们在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在大手笔投资的同时,春秋鸿也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刘岩以投资商的身份买断了《长江七号》的商务开发权,由春秋鸿来做这部电影的广告运营及版权开发。凭借自己多年来在广告营销领域的经验,刘岩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整部电影的营销推广工作。

  可圈可点的是,春秋鸿把《长江七号》一条30秒的贴片广告卖出了250万的高价,比当时电影贴片广告的均价整整高出了一倍。而《长江七号》前五分钟的贴片广告卖出的总价钱,也是当时中国大片中最高的。

  刘岩的具体做法是,充分为客户考虑,为客户设计,切实帮助客户通过电影来提升其品牌形象。例如,《长江七号》是一部有着科幻色彩的喜剧片。刘岩和他的团队设计了“长江七号的神奇力量,来自于英特尔酷睿双核”的活动,推动了芯片厂商英特尔和《长江七号》的互动营销。

  春秋鸿还在《长江七号》影片版权形象的授权使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春秋鸿通过授权某品牌在促销中使用《长江七号》影片中的形象,获得了一个亿元人民币左右的版权形象置换。刘岩承认,“春秋鸿通过电影营销获得的收益要远高于作为投资方获得的票房分成收益。”

  紧接着,春秋鸿参与投资了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等明星主演的电影《赤壁》,并且将《长江七号》的营销经验成功复制和放大,应用到了《赤壁》的整合营销当中,《赤壁》一条30秒的贴片广告被春秋鸿卖出了350万元的天价。

  投资重点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岩已经拥有了5家公司,包括两家广告公司、一家文化投资公司、一家演艺经纪公司和一家娱乐行销公司。刘岩预计,2008年公司在影视投资方面的收入将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功实现转型。

  不过,刘岩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公司不断变大、资产不断增加而改变。按刘岩自己的说法就是“没有娱乐,只有工作,或者说工作和娱乐结合在一起了。”

  刘岩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则透露,“刘总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一旦有灵感了就会给下属打电话,他的下属几乎都在下班时间接到过刘总的电话。”

  春秋鸿演艺经纪公司总经理田甜评价他的老板有三个特点,其一是非常睿智,能够洞察很多事情的发展规律。刘岩2006年年底曾经接受过《中国新时代》记者的采访,当时就谈到投资和营销推广《长江七号》、《赤壁》,以及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设想,其后这些设想基本上都实现了。

  “刘岩还很善于学习,他看了很多书,包括自学了大学本科和MBA的课程。这两年要投资影视剧,他把这些年有影响的影视剧作品都拿来做了研究。”田甜说,“刘岩不但善于向书本学习,还善于倾听别人,向别人学习;还善于在工作中学习,这两年他主要是将广告经营和影视营销相结合,做到了投资和营销的双赢。”[page]

  田甜透露,刘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执行力很强,决定要做的事情,就要做好。《长江七号》、《赤壁》播放期间,刘岩均亲自去电影院查看,他不关心票房,而是重点查看5分钟的贴片广告播放了没有,客户的宣传品在现场摆放和张贴了没有。

  据刘岩介绍,接下来,春秋鸿将再投资一部电影——《爱情36计》,该片已经在国家电影局立项,预计是一部投资上千万的电影。

  虽然有过投资大片并成功的经历,并且还要继续投资电影,但现阶段,刘岩并不看好电影投资。他的理由是,尽管2007年中国电影已经有了33亿的票房收入,但引进大片占据了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国产影片中能够确保盈利的只有几位大导演,而这些大牌导演不能保证每年都拍一部影片。中国电影还没有建立起常态的盈利系统,春秋鸿也就无法把它作为投资的重点。

  刘岩表示,接下来春秋鸿的投资重点在电视剧领域。今年上半年,春秋鸿投资了一部电视剧——《谍影重重之上海》。该剧打算拍上百集。

  近日,刘岩又从他的老朋友王朔那里,拿到了小说《过把瘾就死》的电视剧改编权。此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过把瘾》,由江珊和王志文主演,曾经风靡全中国,此次翻拍更名为《再过把瘾》,刘岩计划把它拍成一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