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管理 > 医院管理 > 医院不能充当“制造精神病人”的角色

医院不能充当“制造精神病人”的角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02 06:38:54 人浏览

导读:

■视点这位精神病医院的领导真正觉得,给县委书记发短信很恶劣,就是“精神

 ■ 视点

 这位精神病医院的领导真正觉得,给县委书记发短信很恶劣,就是“精神病”,起码该在精神病院关三个月。

 浙江松阳县村民李体法因多次发信息批评该县县委书记林健东、找乡党委书记王华松理论,甚至拦下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告状,被当地政府强行关进精神病院。在被关进精神病院期间,李体法被强制注射药物并出现肝部肿大等情况。(6月9日新华网)

 说实话,这样的“被精神病”新闻,似乎算不上新闻了,媒体隔不久就有报道,只不过换了地点和主角,剧情基本相似。这种“被精神病”的手段甚至已被个别地方当成了“上访治理经验”,公开写到红头文件中,叫“公安机关依法打击一批、精神司法鉴定治疗一批,集中办班培训管掉一批”。

 相比当地政府官员的蛮横,这条“被精神病”新闻中,更引人关注的是医院的态度。当李体法向医院索赔时,医院副院长说:“我们医院很人道,三天就把你放出来了。你给县委书记发短信,至少要关三个月的。”人们倒想问问:谁给了医院这么大的权力?

 以往谈到“被精神病”丑闻时,舆论主要把矛头指向了公权力,认为医院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可从这家医院的表现看,它不仅是被动的配角,也在积极充当“制造精神病人”的角色。这位精神病医院领导真正觉得,给县委书记发短信很恶劣,就是精神病,起码该在精神病院关三个月。

 而当记者向医院采访此事时,医院的态度是:“你不是我们本地报纸。你到(丽水市委)宣传部把介绍信先开过来,我还要开会的”;“你走吧,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接受外地媒体监督”。说这话的底气又从哪里来?

 □曹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