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患权利义务 > 医生的义务 > 当好医生:“责任心最重要”

当好医生:“责任心最重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2-24 01:11:15 人浏览

导读:

名医谈怎么做医生(之三)本期名医:林丽珠新快报记者陈艳通讯员张秋霞医道即人道,我们医的是病还是人?珍爱生命,人是唯一!通往至高医术的路途也是人性修炼与提升的过程。名医之所以成为名医必有其独特之处,开设特色栏目“名医谈怎么做医生”,解析他们从医多年

名医谈怎么做医生(之三)本期名医:林丽珠

  新快报记者陈艳通讯员张秋霞

  医道即人道,我们医的是病还是人?珍爱生命,人是唯一!

  通往至高医术的路途也是人性修炼与提升的过程。名医之所以成为名医必有其独特之处,开设特色栏目“名医谈怎么做医生”,解析他们从医多年的经历和感悟,经验与体会,供同仁借鉴。本栏目欢迎各位医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

  从业时间20余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有多例中癌症晚期病人经治疗后获长期生存的治疗经验。致力于中医药对肺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等的治疗研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教研室主任,大肿瘤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继承人,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名词解释:绒癌(妇科),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病变可造成局部严重破坏,并转移至全身,致病人迅速死亡。在有效的化疗以前绒癌死亡率高达90%以上,随着有效化疗的进展,其死亡率已下降至20%左右。绒癌绝大多数与妊娠有关,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多为生育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绝经后。产后、流产后或葡萄胎后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子宫大而软、血或尿hcG持续阳性,或一度阴性后又转为阳性,应想到绒癌的可能。X线检查肺部有转移阴影出现,多可确诊。

  如何告诉病人他(她)患了癌症?这是肿瘤科医生时常要面对的难题。在林丽珠教授看来,适度地告诉病人他(她)的病情对治疗十分必要,既不能不讲,但也不能讲得太详细。

  一名年近50岁的男病人,在林教授这里初步诊断为肺部有肿瘤,需要活检进一步确诊,病人的女儿希望林教授和她一起对病人隐瞒病情。林教授开导患者的女儿说:“一定要让你父亲知道自己的病,当然,我们也别讲得太详细,关键是要让他能积极地配合治疗。退一步,即使是肺癌,现在也有很多种治疗方法。”

  “阿叔,检查看到您肺部有东西,得拿出来看看是啥我们才好帮你治病啊”。三天后,老人家主动找到林教授说“我想通了,是啥都得知道”。

  “最多活三个月”,“只能活半年”,不少肿瘤科的医生常对病人判刑。林教授则认为,肿瘤科医生最忌讳给病人算命,还没有开始治就说出病人的生存期,这很不利于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因为,哪怕是晚期肺癌病人能够积极治疗也有可能长期带癌生存。“帮病人树立信心很重要!”她说。

  你觉得做一名好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责任心!”林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年前,一位25岁的年轻妈妈,生完孩子才3个月,却不幸发现患上了绒癌,不得不住院治疗。入院后第二天,刚一上班,林教授听到值班医师汇报说“从早上6点多开始病人阴道有少许渗血”立即警惕起来,她马上给病人进行了妇检,发现阴道大量出血,立即吩咐医师护士赶紧抢救,可值班护士却以“我下班了”为由,转身将工作交给了别的护士。

  事后,林教授生平第一次大声骂了护士,她说“谁都想按时上下班,但有些事要分清轻重缓急,因为病人的命在你手里啊!况且大出血是要分秒必争抢救的,很有可能因为你耽误的这一点点时间,刚出生的孩子就失去了妈妈”。林教授坦言,医生、护士有时候在和死神赛跑,足够的责任心是必须的。后来,这位病人及时手术抢救后,经过化疗治疗,现在身体已经完全康复。

  对林教授来说,病人更像她放心不下的亲人,尽管周末是在家休息的时间。“可不去病区看看病人好像觉得总放心不下”林教授这样打趣自己。

  她说,医生要有责任心,还应对病人的各种身体异常信号高度警惕。

  她举例说:当病人跟医师说大便不正常,或说“拉黑便”时,有些医生会开点药打发病人,也有医生会开张大便检查单让病人去检查。林教授说“这都没错,但更加直截了当,更快捷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应该马上帮患者做肛检”。她说“拉黑便可能是长痔疮,也可能是长肿瘤,或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或只是拉一般的稀便”,但医师的这一“举指之劳”,可很快做到对病情心中有数,及时帮病人对症处理,然后再根据其他检查结果做进一步的诊断。这样就不会导致病人耽误病情治疗了。

  她指出,年轻医生要多注意病人反映的一些身体异常信号,这可能恰好是疾病的变化引起的,医生应抓住这些信号并抢在危险发生之前对病情做出诊断。“这是对医生更高的要求,只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能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才能及时对病情正确治疗”。

  作者:陈艳、张秋霞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