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管理 > 药品管理 > 观点1+1:看三次病就可能吃错一回药?

观点1+1:看三次病就可能吃错一回药?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03 03:49:52 人浏览

导读:

背景: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发表博客文章称:目前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燕赵都市报发表毕诗成的评论认为:廖副厅长说,要避免误诊,最好是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核实。现在的问题是,从第一家医院

背景: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发表博客文章称:目前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

燕赵都市报发表毕诗成的评论认为:廖副厅长说,要避免误诊,最好是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核实。现在的问题是,从第一家医院拿来的B超、CT、化验数据,到第二家医院拿出来,医生常常连看也不看就扔回来,并且会变得冷脸,重新开出一堆单字,重新缴费进行一项项的检查。为什么B超、CT磁共振、数字显影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并没有使误诊率下降?责任心、医生的诊疗水平、机器设备的过分依赖,跟当下的误诊率真就没关系吗?这难道只是一句“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就能回避的吗?最后,误诊诊断标准是否依然模糊混乱?在医患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患者发现误诊的几率是多少?在一个标准模糊的情况下,讨论误诊率恐怕真的没多少意义了。

小蒋随想:尽管我们不知道上述统计是否权威,虽然我们知道是人就可能犯错,但是一想到排大队挂号、长时间等待、经过专家诊断、被各种先进仪器与昂贵检查扫描化验,依然面临“看三次病就可能吃错一回药”的几率,这怎么说也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当然,这没准早就是事实,不过是一直没有人捅破窗户纸。由此,也让人联想到“大处方”的另一种可能由来。或许,一些医生给病家开出各种抗生素,也是盘算着甭管有病菌没病菌,先杀它一通;新药虽说不一定比老药效果好,起码不会比老药效果差;新药外加大处方,既能降低误诊潜在的“不对症下药”风险,又能带来更多的提成与利润,何乐而不为?廖副厅长建议“多方确诊”虽不失为降低误诊后果的“保险选择”,但如果一些医生认为,反正还会有其他大夫再诊,会不会进一步增加误诊率,造成另一种“恶性循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