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过错 > 医疗过错该如何预防

医疗过错该如何预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01 01:46:52 人浏览

导读:

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存在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医疗过错该如何预防?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医疗过错该如何预防?1、患者应具有患病的依据临床资料...

  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存在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医疗过错该如何预防?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医疗过错该如何预防?

  1、患者应具有患病的依据

  临床资料要完整:

  (1)病史、症状、体征;

  (2)各种常规检查,如心电图、x线检查、b超等;

  (3)生化和微生物等实验室检查。

  2、必须规范操作过程

  依据国家和医疗部门制定的专业指南、常规条例、规章制度行医。如《执业医师法》以及各级医生职责规定,核心医疗工作制度,经专家论证的相关诊疗指南等,都是可以依据的规范标准,也应成为我们医生实施医疗操作的法定权利和责任。

  3、严格选择适应症

  常规治疗项目(已经定论的技术操作、检查种类和药物选择)中严格界定绝对适应症、相对适应症、禁忌症。特殊项目需要进行论证和申报,在切实保证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理解和同意后进行。

  4、具备行医资格和条件

  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和注册证,在具有开展相应医疗活动的设备和条件下工作,创造方便并能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环境。

  5、医患双方存在治疗的愿望和协议

  这是医患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防止隐瞒治疗中的困难,获取患者做大的信任和理解。应具备的书面文字资料,包括手术委托书、知情同意书等,表明患者及委托人已了解手术的内容和困难,认同手术风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医疗过错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1、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

  医患双方均可申请医疗过错鉴定,但是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由于医疗机构有过错时,才承担与过错程序相适应的赔偿责任,举证责任由患方来承担。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患方如果不能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医疗过错鉴定往往由患方提出申请。

  2、鉴定材料的质证

  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后,要向法院提交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的鉴定材料;医疗机构也可以提出证据证明医疗机构无过错。材料提交法院后,法院会确定一个时间由双方来质证。质证时,双方主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表示有无异议,至于其证明力无需辩论。

  3、鉴定机构的选择

  法院将材料移交技术科后,技术科会确定一个时间由医患双方共同挑选一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如果医患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抽签、摇号的方式来决定鉴定机构。

  4、鉴定前的听证

  法院技术科选定鉴定机构后,会将鉴定材料移送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接到鉴定材料后通过审查决定是否受理。鉴定机构决定受理后,在鉴定前会组织医患双方听证会,由医患双方提交材料陈述各自意见。

  5、鉴定材料的补充

  鉴定机构在鉴定过程中,如果认为双方所提交的材料有所遗漏的,可以通知法院要求医患双方提交鉴定所需要的补充材料。法院会通知医患双方提交鉴定所需补充材料,然后经质证后的材料移交技术科,由技术科移送鉴定机构。

  6、鉴定结果的出具

  鉴定机构根据医患双方所提交的材料和陈述,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然后出具司法鉴定书载明医疗机构是否有过错及过错参与度。

  (责任编辑:小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