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动态 > 一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

一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4-23 15:15:30 人浏览

导读:

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专家鉴定组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判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是否为医疗事故或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确定,那么,一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解答。

  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只有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专家鉴定组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确定,那么,一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一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是有哪些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二、医疗事故分级有哪些作用

  医疗事故的分级直接涉及对患者的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9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的分级还涉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和监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8条第2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患者死亡;

  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的分级涉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有关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5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因此,划分医疗事故等级,也是正确处理医疗事故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医疗事故鉴定费用要多少

  参加鉴定的医学专家在7人以上(含7人)的,按首次(市级)鉴定2200元/例次,(省级)鉴定3200元/例次收取;专家在7人以下的,按首次(市级)鉴定1700元/例次,(省级)鉴定2200元/例。

  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按规定缴纳鉴定费。若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一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要构成一级医疗事故的后果必须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您将会收到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