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动态 > 急救人员被打并非个案

急救人员被打并非个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2-20 17:12:10 人浏览

导读:

■120在出诊的过程中,遭遇辱骂、威胁甚至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阻挠120救护并造成严重后果,阻挠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呼吁患者及家属多理解、支持120急救工作■在前日的冲突中,120急救人员的工作服被撕破■摄/记者崔华瑞医护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常被比

■120在出诊的过程中,遭遇辱骂、威胁甚至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

■阻挠120救护并造成严重后果,阻挠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呼吁患者及家属多理解、支持120急救工作


■在前日的冲突中,120急救人员的工作服被撕破■摄/记者崔华瑞

医护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常被比喻成“救护神”。120更以快速的救助速度被称为“生命的绿色通道”。然而,为他人送去生命希望的120急救人员却经常遭遇来自被救治者的暴力。

昨日,石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市120急救人员在出诊的过程中,遭遇威胁、辱骂甚至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

现状

被打情况时有发生

急救人员经常会遇到威胁、侮辱,甚至还曾发生过被患者家属拿匕首追赶的险情。

“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敢保证是最后一次。”昨日,石家庄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类似藁城120急救人员被打,石家庄市急救中心120急救人员在救治现场被打的事件也曾发生过。”

该负责人介绍,当急救人员紧急前往救助现场时,经常会遇到威胁、侮辱、拳打脚踢、砖头木棍,甚至还曾发生过患者家属拿着匕首追赶的险情。

据介绍,很多急救人员在出诊现场都曾挨过打,有的急救人员还被打伤过。

原因

醉酒为闹事最大元凶

急救人员遭受殴打的情况大致分为四类,最主要的原因是醉酒。

“医护人员遭受殴打的情况大致分为四类,最主要的原因是醉酒。”该负责人说,在120出诊的急救事件中,许多患者的伤是因醉酒引起的。“在辱骂甚至是殴打急诊医护人员的患者或家属当中,其中喝酒的要占到很大一部分,有一些病人喝醉酒后向120求助,神志不清的病人有时会对医护人员施拳脚,该原因引起的打人事件发生的几率比较高;还有的是酒后被人打了,患者把气撒到医护人员头上。”

第二类是因吵架,或者打架,如果是被打者向120求救,打人者往往阻止医护人员救助伤者。这时候,出诊的急救人员往往也成为受害者。”该负责人透露,类似的还有夫妻吵架。“有一次,一位女士称被丈夫打伤后拨打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之后,刚一按门铃门就开了。随后,一名男子从屋里冲出,拿匕首追赶急救人员。”

第三类,患者家属接受不了现实,不理解急救人员的工作,一时丧失了理智便动口又动手。该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前段时间,急救人员出诊抢救一名坠楼儿童。但当他们到达现场后,这名儿童已经死亡。家属一时无法接受孩子死亡的事实,强烈要求急救人员现场施救。因儿童已经死亡,家属要求无果,便上前动手了。”

第四类,有些人仅仅是对急救人员的态度不满意,或是认为急救人员处理慢、问得多,于是就翻脸了。“这也是最不能让急救人员理解和接受的。”该负责人表示。

说法

阻挠急救需负法律责任

如果患者、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不满,可通过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等法律手段解决。

对此,河北功成律师事务所霍继强律师说,不管什么原因,病人家属或其他人谩骂、侮辱甚至殴打医护人员等过激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轻则要赔偿,重则构成犯罪。

据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医护人员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霍继强说:“尽管法律中没有明确指出急救人员遭遇被救治者暴力时的处理办法,但患者及家属应该尊重急救人员,理解并支持急救人员的急救工作。

“如果对他们的服务有异议或对其态度不满,可采取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等方式来解决;患者、病人家属如果认为医护人员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霍继强说,如果病人或家属辱骂甚至殴打医护人员,并对其身体造成伤害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人故意阻挠医护人员执行急救任务,并造成严重的后果,阻挠者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呼吁

患者、家属应多理解

路上行人多支持一点,病人及家属也多理解一点,大家都来为急救工作开通绿色通道,既方便急救人员的工作又方便了患者。

石市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说殴打医护人员者是酒后无德,那么只因不满或者不理解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或是嫌医护人员动作慢,就大打出手则是无理的表现。

据该负责人介绍,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询问病因、病情是必要的程序。因为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抢救时间,医学上有“黄金6分钟、白金10分钟”之说。如果遇到病情紧急的患者,更需尽快采取相应的现场急救措施,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该负责人呼吁,路上行人多支持一点,病人及家属多理解一点,大家都来为急救工作开通绿色通道,既可以方便急救人员的工作,更方便了患者。

同时,为了尽量避免医护人员遭遇被救治者的暴力侵犯,该负责人提醒广大医护人员在尽职尽责抢救患者的同时,也要注意自我保护。一旦发生类似事件,要及时报警。

延伸

急救人员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急救人员在急救现场被阻挠工作或被打,应该属于急救法的范畴。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急救法,类似事件的监管是一块空白。

石市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说,120急救车辆属于特种车辆,执行任务过程中享有一定的特权,但急救人员却时常被打却让他们很无奈。

该负责人说:“这些特权都只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享有的,是为了保证顺利完成急救任务。对于急救人员在急救现场被阻挠工作或被打,应该属于急救法的范畴。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急救法,所以,类似事件的监管目前也只是一块空白。”[page]

“因为现在没有急救方面的相关法律,很多时候急救人员只能干受委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急救护士说:“有的时候因为病人病情需要,急救车必须慢点、稳点,不理解的家属就骂人。”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安慰并提醒急救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之外,急救中心并不能以更好的方式来保护急救人员人身安全。“尤其是石家庄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员大部分为女性,在遭遇威胁、辱骂等,一般只能尽力解释。如遭遇被打,则只能拨打110报警。”

据介绍,尽管有个别城市采取110、120、119联动,但并非毫无缺陷。“这样增强了安全性,却容易延长出诊时间。”该负责人说。

■相关链接

“120”遭殴打事件在全国时有发生

■2008年3月2日晚,西安高新区绿景园小区发生一起殴打“120”急救人员事件。冲突起因是家属认为“120”急救接诊速度慢。由于患者家属谩骂、殴打跟车医生、护士及司机,致3名急救人员受伤,其中两人住院。

(据《华商报》报道)

■2007年11月13日凌晨1时19分,哈尔滨“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执行急救任务时,家属因为急救车迟迟未到产生不满,两男子用酒瓶将司机打伤。2007年,哈尔滨市“120”被打9次。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

■2007年8月16日凌晨,一名醉酒男子在金塔巷附近遭人殴打受伤,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急救分站急救人员出诊救治,不料前去救人的医生却遭到患者的殴打。

(据《兰州晨报》报道)

■2006年12月3日10时30分许,云南现代妇产科医院接到一个产妇大出血的虚假求救电话。接到求救电话的还有云南另外两家医院。当3家医院的急救车根据求救者打来的电话奔赴3个不同地点出诊时,却有两名医护人员莫名被打伤、两辆救护车被砸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