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论文 > 罗国安教授: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定量代谢组学研究

罗国安教授: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定量代谢组学研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2-28 22:53:20 人浏览

导读:

7月30日至8月1日,2010年全国质谱会暨第三届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届大会共有近600位质谱相关人士参加,来自海内外的华人顶级质谱专家、学者在会上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在本届大会上演讲了题为"基于色谱

  7月30日至8月1日,2010年全国质谱会暨第三届世界华人质谱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市召开,本届大会共有近600位质谱相关人士参加,来自海内外的华人顶级质谱专家、学者在会上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

  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在本届大会上演讲了题为"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定量代谢组学研究"的报告,具体介绍了定量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近几年来,代谢组学正朝着整合体化、定量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但其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代谢组学的最高目标是要实现所有代谢物的定性定量,为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一"全景模式",但是由于现阶段分析技术的局限性,当代谢组学的"全景模式"仍然停留在代谢指纹图谱研究阶段,还是一种比较模糊的"全景模式",难以完全胜任复杂系统的深入研究需要,需要与"特写模式"互为补充。

  因此,罗教授所在的课题组建立了一套包含了全景和特写两模式额定量代谢组学平台技术,一方面,进行个代谢循环的精确定量,对优先关注的代谢循环进行聚焦,对关键生物标准物进行确证并可以详细研究和精确刻画其时空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利用代谢指纹图谱进行整体分析,从总体上把握整体轮廓及其代谢演化轨迹,寻找未知生物标志物。将两者结合,可以达到一个互补的作用,定量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和刻画将全面、更准确。

  罗教授介绍到,其课题组根据先验知识,采用多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针对特定代谢循环(包括脂肪酸、磷脂、氨基酸、嘌呤和核苷)潜在生物标志物精确定量分析的方法。另外,还利用UPLC-QTOF得到了代谢指纹谱,反映代谢物的整体信息。

  研究表明,单纯使用任何一个模式或任何一个循环都只能得到一部分的标志物,会造成遗漏,而使用定量代谢组学平台技术,我们可以得到范围更全面的标志物,互相之间也可以做到补充和完善。利用这些标志物,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测和判断,还可以通过寻找不同类的生物标志物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和联系,探索发病的机理,指导临床治疗。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