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救助 > 84岁母亲照顾重度痴呆儿子56年

84岁母亲照顾重度痴呆儿子56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05 15:02:22 人浏览

导读:

众网记者在炕上采访曹秀英娘俩德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由曹秀英伺候着84岁的曹秀英老人极爱干净邻居搀扶着买馒头回来的曹秀英老人大众网5月7日讯(记者邢玉军燕雨刘欣)即便他已经56岁了,可在她的眼里,他永远只是孩子;即便他是别人眼中的傻孩子,可在她的生活
众网记者在炕上采访曹秀英娘俩
德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由曹秀英伺候着
84岁的曹秀英老人极爱干净
邻居搀扶着买馒头回来的曹秀英老人

大众网5月7日讯(记者 邢玉军 燕雨 刘欣) 即便他已经56岁了,可在她的眼里,他永远只是孩子;即便他是别人眼中的傻孩子,可在她的生活里,他就是她的全部;即便他连声娘都不会叫,可在她的心里,他就是她在世上唯的寄托……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

5月7日上午,在第100个母亲节来临之际,大众网记者来到了安丘市景芝镇永和村。在这个全国知名的酒乡,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家里的儿子在仅8个月大时就患上了病毒性脑炎,导致重度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里的老母亲日日夜夜、形影不离地照顾儿子,这一照顾就是56年。这位伟大的母亲名叫曹秀英,如今已有84岁,而她的儿子德(当地音“dei”)如今也56岁了。

我们到达曹秀英家的时候,正值午饭时间,家里的木门紧锁着,看到我们的到来,几位邻居都说:“这个点肯定是去买馒头去了”,正说着,村支书远远向我们跑来:“正往回走着呢,去买馒头了,200米,得走二十分钟”,我们忙迎过去,在巷子的拐角处看到了正被邻居搀扶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曹秀英老人。我们走到她跟,她说道:“现在腿不行了,不行了……”。

走进曹秀英的家,三间破旧的小土屋进入我们的视线,原本就矮小的三间屋子在四周都已高出一截的房屋映衬下显压抑。还未进屋子,就听到屋里传来 “嗯……嗯……”的声音。走进里屋,看到曹秀英的儿子愣愣地坐在炕上,见我们进来,他也不再出声,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们。狭小的屋子里仅摆着一张炕、一个柜子和一台17寸的电视就已显得非常拥挤,而这里就是母子俩每天生活的天地。

  坐在窗口的两位白发人,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气喘吁吁的曹秀英老人进屋后就坐上了炕,“我先歇歇,走那么几步就出了一身汗”,说着把身上的外套脱了下来,接着又对德说:“你也热吧,也给你脱下来”,便又给德脱起了外套。那一刻,阳光透过窗户纸照进屋子,正好洒在母子俩的身上,而坐在窗边的母子俩,头发都是白的。在来之前,记者一直感觉曹秀英会是一个身体壮实的老太太,德也只是个痴痴的孩子,甚至有些忘记了他俩年龄的概念,直到看到母子俩都已是满头白发,特别是曹秀英已经步履蹒跚、行动迟缓,这才强烈地意识到,曹秀英已经是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了,而德也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

给德脱衣服的时候,曹秀英下意识地说着“伸手,伸手”,我便问:“德能听懂吗?”“他啥也不知道,都是我自家在说”,“您平时也和德拉呱吗?” “说啊,他可听不懂,净我一个人叨叨。我就和他说啊,寻思着俺娘俩要是过上好日子能怎么着啊……” “教过德说话吗?会叫娘吗?”“不会。8个月的时候就长病了,那时候还没学说话,大了更不会了。”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她的“德”,老人突然大哭起来。自从19岁嫁到这个家,就没过上几天好日子。24岁的时候怀上第一胎,因为胎位不正憋死了,直到29岁才又有了德,没想到8个月后德又患了病。老伴嫌她没给他生个出息儿子,动不动就打她,这么过了没几年,老伴就疯了,曹秀英说都是让孩子给愁的,老伴疯了半年后就直接瘫在床上了,一瘫就是8年,这8年,爷俩全靠曹秀英照顾,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老伴12年前去世了,从此这个家就只剩下了她娘俩。从德出生到现在,整整56年了,从没有喊过她一声 “娘”,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娘!

看着哭泣的老人,我们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她的眼泪里藏着多少辛酸,没有人能懂,这56年的一日一夜,一分一秒,她为儿子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这些付出,却换不来儿子的一声“娘”,而她仍然无怨无悔的为儿子付出,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这样的日子是多么苦涩。等曹秀英平静下来,我们便跟她聊了起来。曹秀英兄弟姊妹四个,她是老大,还有2个妹妹,1个弟弟。三妹走的早,小弟跟着她生活了20多年,后来也去世了,现在只有二妹在吉林,年纪大了也没法来看她。里屋的墙上还挂着一副生满了锈、盖满了灰尘的相框,里面夹的全是早年的黑白照片。中间最显眼的一张是曹秀英家兄弟姊妹四人的合影,她告诉我们,这是她55岁去吉林她妹妹家时,兄弟姊妹一家团聚的照片,离现在都快四十年了。

  远亲不如近邻,艰难的生活处处充满温情

每天早上五点,曹秀英就会醒,起床后会先上街走走。她说,自从去年七月被德传染过一次感冒后,她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除去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毛病,腿也开始疼,现在每天上下午都要去打一次针,但她还是坚持每天起床后先去街上走一圈,“越不动弹就越走不动,这腿是越来越不行了”。走完一圈回到家,老人就开始做早饭,做完早饭再去叫德起床,给他穿上衣服,喂他吃早饭。母子俩吃完早饭,老人就出门去打针。等打完针回来,收拾收拾家里,洗洗衣服,但更多的时候是母子俩在窗边坐着相视无言,或是曹秀英一个人对着德自言自语。到下午三四点,老人就开始准备娘俩的第二顿饭, “他又不动弹,消化不了,一天就吃两顿,我随着他吃”,曹秀英说。到了晚上,娘俩会看会儿电视,“他愿意看打仗的剧,俺都不认字儿,看着玩,他愿意看。”

这就是母子俩一天的生活,一天一天,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然而这看似简单的生活对她们母子而言也有太多的不可能。菜场太远,曹秀英走不过去;打水的辘轳太沉,曹秀英打不动水;过年的时候搅不动浆糊,也贴不了春联……这些不可能都靠曹秀英的邻居变成了可能。曹秀英家的菜,都是村头的李老师两口子帮着买,“他俩还是从外乡来的,来了10来年了,每回去买菜,骑着三轮车都来问问我买啥菜,都给我捎着,真是大好人!” 曹秀英家的水,都是七邻八舍谁看见了谁就给打满一缸,村里也马上就要给她家装自来水管了;曹秀英家过年的春联,每年都是隔壁人家贴的时候就帮她家也贴着……“八月十五送来的月饼,寒食(清明节)送来的鸡蛋,过年送来了一箱鱼,不定哪天就给我送包子、送饼、送油条,买菜、买油、买面,都是多亏了他们,再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人了……”曹秀英这么跟我说。曹秀英身边没有亲人,正是邻里之间的关怀和帮助,让这对母子的生活一直笼罩在一片温情之中。[page]

  邻居眼里的老人:要强的人,苦命的人

老人的哭声引来了邻居家的一位大婶。得知是记者在采访,大婶说,“唉,大娘这辈子不容易,没过几天好日子。”大婶介绍说,老人手很巧,缝衣服、做鞋,拿得起放得下,做饭也很板正,并且极爱干净。院子里、家里都收拾的干干净净。院子里有两棵栽下的月季,还有堆在墙角的一堆花盆,月季还刚刚浇过水。厢房里的玉米秸整整齐齐的靠在墙上。虽然家里非常的简陋,但是非常的干净,地上一尘不染。虽然儿子长期卧床,屋里也没有什么难闻的味道。大婶说,如果是一般的人家,家里这么多年都有病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不知道得是啥味。为了这一切,老人付出了大家难以想象的艰辛,这不是一天两天,这是56年啊,大婶说,“大娘啥都好,就是命不好。”

“等我没有了,就得依靠共产党”

村里说把德送到福利院,曹秀英不舍得。“他上哪儿也不如在我身边好”。可已经84岁的曹秀英也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我还能过几个年啊?还有几天活头啊?等我没有了,就得依靠共产党”,曹秀英这么对记者说。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曹秀英,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经历了时代和社会的大变迁,她不明白现在的政府是怎样的机构,更不知道村委是什么概念,她的心里只知道共产党就是好人,就是天。现在曹秀英家是村里的五保户,吃喝拉撒、打针吃药都能报销。德生病,村里再忙也帮着带德去医院看病。这些年,曹秀英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好,所以,她才会说出“等我没有了,就得依靠共产党”这样的话,她这是打心眼里相信共产党会对她的德好,把她的德交给共产党,她放心。

  “俺知道母亲节”

在曹秀英的床头上,挂着一本日历,是那两天撕一页的老式日历。日历最上面一页正是5月7日、5月8日两天。日历上5月8日那侧赫然写着“母亲节”三个大字。我指着日历跟曹秀英说:“大娘,明天是母亲节啊,您知道母亲节吗?”原本以为她会回答不知道,没想到曹秀英笑着说:“俺知道啊,俺知道啊。”“您怎么知道的?”“我听那些孩子们说的,说明天是母亲节啊!”我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接话,曹秀英脸上的笑容也慢慢变淡,转过身去看着德。或许这个节日对曹秀英来说,过于残忍了一些,因为在所有孩子感谢母亲的这一天,她的德什么也不能为她做,更不能喊出一声“娘”。过了一会儿,我安慰曹秀英道:“大娘,您明天自己去买点好吃的,你想吃啥就去买啥,德不能给你买,你自个儿买,全当是德给你买的!”听到这话,曹秀英的脸上又泛起了笑容,笑的很开心,忙答应着:“中啊中啊,她婶子也和我说,别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德吃了,你看把他养的”,说着,曹秀英捏起了德的肚子,“你看他胖的,吃的这个大肚子,这肚皮一把还捏不透”。此刻,曹秀英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知足,在她眼里,她的德无论多大多老,也都是她的孩子。母爱就是这么伟大,只要孩子好,就一切都好。

在这本日历上,5月8日那栏这样写道: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希望曹秀英和她的德能够忘记忧愁,好好地生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