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

医疗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9-18 08:43:40 人浏览

导读:

医患纠纷的大幅增长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在处理这些医疗纠纷的时候,无非也就两种方法,诉讼和非诉讼两种,为了公允起见,在处理医疗事故的时候需要进行医疗鉴定,那么医疗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患纠纷的大幅增长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在处理这些医疗纠纷的时候,无非也就两种方法,诉讼和非诉讼两种,为了公允起见,在处理医疗事故的时候需要进行医疗鉴定,那么医疗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

  二、医疗鉴定流程怎么走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利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听证鉴定申请。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2、卫生行政部门十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审查。

  3、四十五日内作出医疗鉴定报告。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三、医疗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

  医疗技术鉴定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它所做出的结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处理的根据,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名誉等切身利益。因此,鉴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这是使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的根本保证。在鉴定取证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双方及有关方面提供的证实材料,并从中找出疑问,抓住重点,将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病员因素等客观实际综合起来,全盘考虑,从而得到最接近客观实际的资料。

  2、坚持依据医学原理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则。

  3、坚持选择适用法规定、条例的原则。

  4、坚持医患双方对等的原则。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既要保护病人的正当权益与要求,又要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坚持原则面前人人平等。

  5、坚持在认真执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对医疗缺陷做出定性结论后,在坚持上述各项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发生纠纷的具体原因、环境因素、客观条件因素、人员技术水平及疾病的进展等实际情况,予以客观公正的评定,既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避实就虚,推卸责任。

  6、坚持医疗纠纷平等协商解决的原则。

  7、坚持医疗纠纷经行政协调无效后依法裁决的原则。

  8、有争议的案例可写出书面报告提请上级医疗事故鉴定技术委员会鉴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医疗鉴定要遵循哪些原则”的相关法律知识,实际上不管是哪一种鉴定都是需要理论的支撑的,且要符合相关规范,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医患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