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16 16:27:10 人浏览

导读:

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那么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你又了解多少呢?你又是否知道它的判定的呢?那么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了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的相关信息,希望小编找到的信息可以帮到您。

  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那么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你又了解多少呢?你又是否知道它的判定的呢?那么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了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的相关信息,希望小编找到的信息可以帮到您。

  一、举证责任倒置的正面效果

  从《若干规定》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取得了明显的正面效果。首先,解决了医患双方因证据控制不均引起的诉讼中举证能力的不对等问题,使患者在发生医疗损害时能够较多地获得赔偿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平衡举证责任,维护诉讼公正。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否公平,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诉讼的成败,影响到当事人对诉讼制度的信任和实现诉讼公平。医疗诉讼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原则的根本原因在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

  根据举证责任分配的原理,举证责任公平分配应考虑举证的可能性,考虑到证据跟当事人距离的远近。其次,对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产生了较大压力,促使医疗机构加强医疗管理,完善、规范各种诊疗护理常规制度,促使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活动中更加严格按常规制度执行。例如,医生在病历上写字太潦草,病人无从认识的现象的改变;以往出现的病历发生丢失的现象因医疗机构加强了医疗档案的管理很少发生,等等。再次,提高了司法效益,降低司法成本。

  就医疗纠纷案件来说,在《若干规定》出台前,由于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当双方都不能举证时,法院不能裁判时就需要法院来收集证据。因此,法院就不得不耗费大量的司法成本去收集材料,鉴定、勘验证据的真实性。这不仅拖延了诉讼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判决结果也很难让败诉一方信服。如果由更容易获取证据的医院一方来举证,则更利于法院做出裁判,也会降低司法成本。

  实行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由医疗机构对过错事实承担举证的责任,更有利于查清事实,符合举证责任的实质分配条件,维护医疗纠纷诉讼的公正,实现医患双方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地位的平衡,是对过去我国《民事诉讼法》未能很好地保护病人这类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这一显性缺陷的一种立法补救。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负面影响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这一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实施虽然极大地维护了相对弱势的患方的合法利益,同时对于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导致防御性医疗行为增多。自举证责任倒置法律原则实施以来,为预防医疗诉讼举证不力,医方在医疗过程中普遍采取了防御性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采取的防御性医疗措施。

  其有两种形式:一是“积极性防御医疗”,也称过度医疗,就是医生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完善其疾病所涉及或潜在涉及的各类检查,以证据留存为目的,以治疗方案多样化提供患者选择。这种医疗行为增加了无谓的检测,增加了病人的就医成本,费时费钱费力。这也是造成当今医疗费用高涨,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二是“消极防御性医疗”,医生为了避免事故的出现,避免高风险性治疗,不仅医治手段保守,而且连说话都相当谨慎。

  2、患者“过度维权”行为增多。新规定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方诉告医院的门槛,患方只要证明在医院就诊时权利受到损害的事实就可以提起诉讼。患者在医疗活动的弱势地位得到了较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在处理医患纠纷中患方的态度越来越不理性,引起“医闹”。甚至有些患方滥用权利,不顾事实真相,为了获得高额赔偿轻易提起诉讼,使得医院不仅要全力应对医疗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应付医患纠纷案件。

  3、医疗机构有可能举证不能。例如患者来就诊前的情况医生不掌握、患者拒绝治疗和隐瞒病史产生的后果无法举证、患者的门诊病历、小本、X片、CT、病理片等有关资料可以被患者拿走,有些是由患者自己保存,其拒不交出,也可造成医疗机构无法举证、病人假冒他人姓名住院治疗,医院无法提。

  三、其他

  交其真实姓名病历等。上述客观情况均可以造成医疗机构的举证不能,在诉讼过程中容易因此而败诉,这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不公平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帮大家找的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正负效果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的话,也可以通过登录我们的法律快车网站上,上面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