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改革 > 医疗改革新闻 > 北大清华争论后的宿迁医改卖了医院,钱都去哪了?

北大清华争论后的宿迁医改卖了医院,钱都去哪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3-05 03:44:14 人浏览

导读:

宿迁医改中,改制后的医院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图为新建的钟吾医院门诊大楼其之前的旧址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其之前的旧址(右图)。喻尘宿迁,江苏北部一个因改革而成名的新兴城市,一个在改革中充满了争议的城市。宿迁的医

  

宿迁医改中,改制后的医院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图为新建的钟吾医院门诊大楼

其之前的旧址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

其之前的旧址(右图)。

  

   喻尘
  
  宿迁,江苏北部一个因改革而成名的新兴城市,一个在改革中充满了争议的城市。宿迁的医疗改革发端于1999年的“医防分设”。2001年3月,宿迁下属的沭阳县按照“社会办教卫—教卫产业化——产业民营化——民营规范化”的发展路子,将3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制,为宿迁全面推行医疗改革摸索出路子。

  2001年10月,宿迁列出改革时间表,各县区随后成立医疗单位产权制度改革指挥部,强力推进医疗卫生单位“能卖不股,能股不租,先卖后股,以卖为主”。至2003年,全市122所乡镇卫生院和9个县级以上医院完成改制任务。

  宿迁,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一所公立医院的城市。几年来,围绕着宿迁的医院的公有和私有从来都不乏新闻,是对是错,从来都没有一个最终一锤定音的结论。2006年6月22日和12月7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者先后抛出两份结果不同的报告,再次将争论推至顶点。

  医改,一个在当下极度敏感的话题,不只在一个城市中是一个街谈巷议的热点。北大和清华两份来自不同调查途径的报告,却有一个相同点,民声极其弱小。

  医改,一项关乎民众健康切身利益的改革,是否有必要倾听民意?民意指数,也是对由施政者推行了数年的改革的另外一个衡量标杆。
  
  一排刷了白色涂料的房子,一间摆了几张铁架子床,一间摆上桌子和椅子,一间当作药房。这是江苏省宿迁市一所乡村基层卫生室。“房子是公家的,药品由我们自己采购,利润也是我们的。”泗洪县魏营镇乡村医生王方说这话的时候,正给病人换输液药瓶,另一位病人等在门口。天冷了,头痛发热的病人多了起来,在这个几千人的村庄,小病小灾的,大家都会找到王方这里来。

  几公里外的镇上,有几家规模像样的医院。“一家是原来的卫生院,卖给了一个姓李的老板,几个从卫生院出来的医生另外办了诊所、小医院,去年,政府又把老卫生院里的防保所重新组织成了新的卫生院。”除了新卫生院不看病外,其他医院都可以接收病人,王方说,但村民们还是喜欢到他这里来,除非病得不轻了。

  贵,是村民们不爱出村看病的一个原因。“我在这里给孩子输一瓶液25元,如果到镇上医院,起码得50元。”泗阳县临河镇王三庄卫生室,一个妇女正抱着孩子输液,她已经连续10天来到这里,刚满一岁的孩子得了重感冒。“去医院没有千把块哪能下得来?”她摇摇头,“我们有病一般都在这里看。”

  宿城区洋河医院一楼门厅里,一位妇女推着一辆三轮车,车子上放了厚厚的被褥,她静静地等着在医院问诊的亲人。“现在看病贵啊,”她啧啧感叹了一下,欲言又止,“哦,我不知道太多,我们是第一次来医院看病。”三轮车上的被褥表明,显然她是带着一个病得很久的病人来到医院的。
  
  合作医疗之后,看病还贵吗?

  “同样的病,如果我到定点医院看,可能要花2000元,可如果到不是定点的小医院,可能花500元钱就够了”

  12月16日,宿城区洋河镇屠元社区村民裴昌利在“网上宿迁”公务平台上留言:“我今年元月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由于家贫住不起院,经病友介绍服用中药,自2月8日至今11个月已经花费卖粮、卖树钱约8000元。我把发票及相关资料送到宿城区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工作人员说不能报销,老天啊!我还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今后的医疗费用何处着落……”裴昌利在留言的最后说,他还想分享新农村快乐生活,他想活下去!

  “我们家没有参加合作医疗。”那个在王三庄卫生室给孩子输液的妇女说,10块钱不是交不起,可是效果不大,所以就放弃了。

  2005年4月1日,《宿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意思是,此举为推进医疗事业的改革。按照办法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统筹基金筹集机制上实行农村居民个人缴纳、社会资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原则,标准是每人每年30元,其中农民每人每年缴纳10元,县(区)财政给予参合对象每人每年5元补助,省级财政给予参合对象每人每年15元补助。

  宿迁农村合作医疗可谓全国领先,每家乡镇医院都开设了医保专口。

  按照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后的农民如果在定点医院看病,门诊可以报销10%-20%,住院的可以报销到30%,甚至35%。“有的可以报销几千元,最高不能超过3万元。老百姓对这个普遍还是比较满意的。”王方说,现在规定是在乡镇医院看病可以享受合作医疗,以后可能在村卫生室也可以享受,“乡村卫生室都要改成社区卫生服务站了。”

  “我给爱人看病花了4000多元,结果报了400元。”在临河医院门口,沈河村的一位农民说,爱人鼻子发病,在附近的几家医院看了多次,直到最后去南京鼓楼医院后,医生说是鼻癌晚期,不要再费钱了。“我爱人死后,有人告诉我可以到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医药费,”他前后跑了10多次之后,终于拿到了报销后的400元钱,“没少费劲。”

  即使报销了部分医药费,农民们还是感觉看病贵了不少。“同样的病,如果我到定点医院看,可能要花2000元,可如果到不是定点的小医院,可能花500元钱就够了。”他算了一下,除去可报销的费用,还是花钱多了,“到医院看病,人家就会问,是不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如果不是,开药就少、便宜,如果参加了,那就不一样了。”

  普遍的反映是,参加了合作医疗,看病的钱却没少花。
  
 

 

[1] [2] [3] 下一页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