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预防 > 心脑血管疾病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2-23 03:56:53 人浏览

导读:

2008年06月06日《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年27卷11期-1045-1047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6月6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缺血后处理对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3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4组(n=8),假手术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I/R
2008年06月06日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年27卷11期 -1045-1047页 医学空间(MEDcyber.com)6月6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缺血后处理对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3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4组(n=8),假手术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不同时间缺血后处理组(Ⅲ组和Ⅳ组),建立I/R模型,Ⅲ组于缺血后再灌注10s,停灌10s,反复3次;Ⅳ组缺血后再灌注2min,停灌2min,反复3次。测定再灌注24h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光镜下进行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结果再灌注24h时,与Ⅰ组比较,其余3组血清Cr、BUN和MDA浓度升高,SOD活性和HO-1表达降低(P〈0.01);与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血清Cr、BUN、MDA浓度和HO-1表达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Ⅲ组和Ⅳ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Ⅳ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Ⅱ组。由此得出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上调HO-1的表达和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