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常识 > 消费者行为 > 我国家庭教育消费调查与心理因素分析

我国家庭教育消费调查与心理因素分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05 18:40:36 人浏览

导读:

家庭教育消费主要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教育产品和相关劳务的购买行为。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家庭教育消费心理。所谓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主观反应。虽然消费决策是未知的,但消费行为在一定意义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和

  家庭教育消费主要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教育产品和相关劳务的购买行为。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家庭教育消费心理。所谓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主观反应。虽然消费决策是未知的,但消费行为在一定意义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和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一定作用的消费者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从国内外教育的需要还是从社会未来的发展需要来看,家庭教育消费都是不可避免和回避的,对其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复杂多变的家庭教育消费的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家长的决策?是孩子的真实需要,还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基于这一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探究影响家庭教育消费的心理因素,据此深入认识家庭情境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消费理念和心理特点。


  这里对调查的家长选择标准主要有二点:1.家庭结构完整,即包括夫妻双方二人及子女;2.家长在近一年之内有过教育消费的经历。


  调查中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有家庭教育消费经历的家长中选取了10名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教育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情况。其次,在参阅前人研究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编订一份问卷,问卷采用利克特五点积分量表并通过网络、实地问卷等方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中运用SPSSl1.0的ReliabilityAnalysis的a系数进行分析和通过SPSSl1.0的运算对调查项目进行分析,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运用KMO检验以及Bartlett’s球形检验等方法分析问卷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项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如何。研究中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建构效度,其结果说明原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相关关系。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以初步判断本问卷的建构效度较好,故该量表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本研究。


  通过调查与数据分析得到六个因子,调查分析认为它们是主要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心理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因子1:感觉和知觉。这个因子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感知觉。消费者有了购买动机后,就要采取行动,但怎样行动,还受其对客观事物感觉、知觉的影响。两个具有同样动机并处于同样情景的消费者,因其感觉和知觉的不同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家长每天都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包括教育商品和服务的形体、声响、气味、广告等的刺激,这些刺激通过人的眼、耳、鼻等感官,形成感觉。随着感觉的深入,来自感官的各种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加工,形成对外界刺激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是影响其进行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实如教育机构的知名度较高、名声较好,更容易获得家长的青睐。家长都会选择那些他们印象好、信赖的教育机构进行消费。而双方的这种信任关系一旦建立,就不会轻易改变。


  因子2:需要与动机。这个因子影响的主要变量是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家长的教育消费行为主要由自身和子女的需要引起。一个人任何时候都有许多需要,有生理的,有心理的。教育消费是这样的一种高级需要。但鉴于家庭教育消费的主体是家长,对象是孩子,所以需要也要分成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需要主要是满足兴趣和爱好、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此外家长也渴望通过孩子的成才和自我实现来实现自己为人父母的价值和收获别人的尊重。


  因子3:信念与态度。这个因子影响的主要变量是消费者本来就具有的信念和态度,这些信念和态度影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望子成龙"的信念在家长的脑中早已根深蒂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在教育上花费再多的钱都是心甘情愿的。高学历是提高个人社会地位、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家长坚信"付出总有回报"。他们相信知识是让下一代能够更好地在知识经济、高科技的时代生存的必备法宝。


  因子4:社会群体。这个因子影响因素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家庭成员在自己的小环境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同处这些环境的他人进行比较。如某人通过受教育和学习使学历和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并由此提升了个人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实现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这会使他周围的人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使他人也产生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心理需求。家长之间会交流培养孩子的心得以及各自的教育理念,彼此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消费之前,他们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各种群体了解教育机构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出选择。如果其他的孩子接受特长教育、课业辅导,那么自己的孩子没有,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比别人落后而不舒服。


  因子5:收入。这个因子影响因素表明家庭教育支出与父母收入成正相关,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在教育上的花费虽然不相同,但是受调查的家长都表示,无论自己的收入如何波动,都不会减少在教育消费的金额。


  因子6:教育产品品质。这个因子表明家长对教育服务的质量以及价格对于消费的影响感受。


  调查研究结果基本验证家庭教育消费心理主要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影响,具体分为感觉与知觉,需要与动机,信念与态度,社会群体,收入和商品品质等六个方面因素影响。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是本调查研究主要从消费心理学的视角下分析影响家庭教育消费的心理因素及其作用意义。这方面可以说国内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因而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基于上述影响家庭教育消费的心理因素分析,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家长关键是要树立正确培养的理念,具体地说:


  1 避免盲从和攀比,因材施教,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的教育服务,不是跟风,是精心挑选。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自己与他人比较的工具,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优点,每一种特长。


  2 循循善诱,注意子女的全面发展。在孩子出现对教育的逆反心理时,家长要耐心开导,细心呵护,切忌强迫甚至武力威胁孩子参加教育培训。此外,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注意能力的提高。


  3 及时有效的沟通。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有助于双方的思想达成一致,保持感情的通畅,从而提高教育消费的效率与质量。[page]


  4 设定合理期望值。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经常会于有形和无形之中影响着自己的子女。期望值过高,会给孩子增添无限的压力。过分严苛地对待孩子,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树立与孩子能力相符的目标,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不要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否则,让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一句空话。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