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信用卡:一人多卡“垒高”风险

信用卡:一人多卡“垒高”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20:00:26 人浏览

导读:

针对申请信用卡的条件越来越宽松,手续越来越简便,授信额度越来越高,出现越来越多的免担保卡,导致申办人的信用参差不齐,银行整体风险加大的情况,上海市银监局日前向上海各商业银行发文提示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完善信用卡授信管理制度,在发卡时充分考虑持卡人在他
针对申请信用卡的条件越来越宽松,手续越来越简便,授信额度越来越高,出现越来越多的免担保卡,导致申办人的信用参差不齐,银行整体风险加大的情况,上海市银监局日前向上海各商业银行发文提示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完善信用卡授信管理制度,在发卡时充分考虑持卡人在他行已获得的信用卡授信总额情况,避免多家银行多头授信,导致持卡人累积信用额度过高。
●多张信用卡垒成大户
不久前,上海银监局对5家银行信用卡中心5个工作日核发的30.4万张信用卡进行了调查,发现多头授信已经占到发卡总数的34%。
一位在行政单位工作的李女士打开钱包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信用卡。虽然卡数只有3张,但李女士告诉记者,其中有可以透支5万的交行卡,加上其他两张各1万的,总共拥有7万的额度。李女士说,“我丈夫也有一张可透支5万元的信用卡,是某银行业务员上门给办的,直接给了最高额度。”
另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姜女士,光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就有6张,均是些卡通人物造型的套卡。姜女士说,她目前有4家银行的信用卡,每张卡的信用额度都是5000元。目前一人拥有多张信用卡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较早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一人拥有2到3张信用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50%,其中有1%的人手中信用卡超过了8张。
据上海银监局负责人介绍,持卡人持有的信用卡数越多,其获得的授信总额也越高。其中,持有2张信用卡的持卡人人均授信额度为7100元,持有3-5张的人均授信额度为1.86万元。
也就是说,由于一人多卡的存在,持卡人实际的信用额度已经远远超过自己正常的授信额度。据记者了解,目前信用卡的办理,不会对已有信用卡的用户设置限制,只要符合条件,都会按期发放信用卡。但在同家银行办理的多张信用卡,信用额度并不会累加。
●“多头授信”一把双刃剑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已达9026万张,比2006年增长了82%。最近一家上市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这家银行过去三年信用卡发卡量平均增长率为175%。
在各银行急于实现信用卡业务盈利的背景下,信用卡发卡量的猛增似乎不足为奇。按照业内的观点,信用卡业务只有高速度发展,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的发卡量,才能逐步实现盈利。但面对银行不能客观的审视风险,监管部门也多次发出警示。
据了解,上海银监局已是第二次就信用卡风险发出提示。去年9月,针对大学生用卡透支无力偿还问题,该局要求银行严格审查大学生发卡资格。
上海银监局接到部分信访投诉反映,一些持卡人持有多家银行的多张信用卡,其实际可使用的信用额度远超出还款能力,直接导致持卡人在发生大量透支后无力还款,只能由持卡人家庭承担还款责任,引发家庭矛盾。同时,由于持卡人及其家庭还款能力不足,导致部分透支款无法及时收回,银行资金也面临损失风险。
相比早些年,我国信用卡的业务还没有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当时由于办理手续很不正规,用假身份证办信用卡的情况比较多,造成了很多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情况,而由于资料不全,这部分信用卡债权银行很难追索。
而近年来,虽然信用卡发展迅速,对于信用卡的客户资料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但是由于信用卡没有担保,再加上现在人员的流动性很强,导致信用卡的风险依然很高。
北京银联信息咨询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授信把关不严及重复建设,使得当前信用卡领域已经出现恶性竞争,部分银行甚至把发卡量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考核信用卡中心的绩效。该人士表示,一些不法分子以“银行中介代理公司”、“贷款中介”等名义,为客户代办信用卡并利用信用卡的透支额度和免息期,通过虚构POS机刷卡消费骗取高额手续费和银行资金,也使得银行与个人风险不断扩大。
●信用卡授信制度应完善
目前,我国在技术上缺少对信用卡申请人在同一银行或不同银行间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监控监测手段。假设1个客户在一家银行能得到1万元的授信额度,全国现在大概有14家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在毫无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客户能轻而易举地拿到14万元无担保授信。“现在银行发信用卡处于无序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拟定中的《银行卡条例》迟迟未能出台。”对此,银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信用卡应该谁来发,发卡如何管理、信用额度如何确定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从已披露的年报看,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去年都有快速发展。“去年的发卡量太猛了,‘圈地’的味道较浓”,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后王尧基表示。他告诫银行,大量发卡在国内只是近几年的事,风险往往有一个滞后期。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股市被“腰斩”、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尤其要防止信用卡业务的风险。
王尧基指出,从美国次贷危机来看,一旦个人还款能力出现问题或经济发生较大波动,房贷等个人消费贷款的偿还风险,就有可能传递到信用卡业务中。特别是国内的信用卡业务收费还存在某些不合理,利息支付比国外高;一旦现金透支在前,就不能再获得透支消费免息,持卡人的负担较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