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监管 > 广州黑作坊用工业盐加色素制作假名牌酱油被查

广州黑作坊用工业盐加色素制作假名牌酱油被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4 02:50:17 人浏览

导读:

(记者/赵杨通讯员/黄海锋钟国华)“墨汁粉条”、“魔法牛肉”、“毒豆芽”些有毒食品近日不断曝光昨日,记者又获悉制造“毒酱油”的团伙被查获的案情。3名男子因涉嫌用工业盐加色素等原料,在地下作坊量制作假冒的“家乐”浓缩鸡汁及“龟甲万”酱油等名牌

(记者/赵杨 通讯员/黄海锋 钟国华)“墨汁粉条”、“魔法牛肉”、“毒豆芽”些有毒食品近日不断曝光昨日,记者又获悉制造“毒酱油”的团伙被查获的案情。

3名男子因涉嫌用工业盐加色素等原料,在地下作坊量制作假冒的“家乐”浓缩鸡汁及“龟甲万”酱油等名牌酱料,近日被广州天河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批准逮捕。执法部门在上述作坊查获的假冒酱料货值至少50万元。

天河质监公安联合突查

经检察机关审查:从去年10月开始,阳江籍犯罪嫌疑人刘某(另案处理)租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北路一厂房作地下作坊,租用天河区沐陂村琴皇工业区一地下室厂房作为仓库,并雇请周×帮、刘×幸及刘×柏等七八名老乡为工人,在上址大肆生产假冒名牌浓缩鸡汁、辣鲜露及酱油等调味品。

今年3月15日,广州市质监局天河分局会同天河区公安分局联合执法,对上述两个地址进行突击检查,查获大批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的“家乐”浓缩鸡汁、辣鲜露、“美极”鲜味汁、“阳江”姜豉、“龟甲万”酱油及“小东字”酱油等调味品,当场抓获周×帮等3名犯罪嫌疑人,同时缴获大量工业盐等造假原材料及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经查,该地下作坊无任何生产经营证照,卫生环境极其恶劣。

老板贴配方工人照单落毒

据嫌疑人供述,周×帮负责制作调味品,刘×幸负责销售假冒产品和收取货款,刘×柏负责灌装和粘贴假冒注册商标的标签及装箱打包。上述作坊所谓的加工生产,就是由老板刘某提供一张写有配方的纸条,贴在作坊大锅边的墙上,周×帮就按照配方上的原料种类及量将配料放进一口大锅中熬制,待冷却后再交由其他人灌瓶贴牌装箱。

制作调味品的材料为工业盐、色素及安蜜糖等配料,均由老板刘某负责购进。生产的酱油则是用老板购进的一种浓缩液与自来水搅拌在一起,煮沸后放凉即灌瓶包装。该工厂一般每天制作一锅调味汁,而一锅调味品可以包装成55箱调味品成品,每箱有10多支。

鉴于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造假违法犯罪行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感,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天河区检察院组织精干力量认真审查此案,依法批准逮捕3名犯罪嫌疑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