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标准 > 速冻食品细菌门是否是新标惹的祸

速冻食品细菌门是否是新标惹的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16 01:16:03 人浏览

导读:

近日,含有害物质的速冻水饺品牌被频频曝光,甚至是购买市场上的现包水饺同样存在着隐患。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消费者热议,“究竟还有可以完全放心食用的产品么?”水饺频现“细菌门”速冻问题水饺引发食品安全隐忧的事件再度上演。以往被消费者普

近日,含有害物质的速冻水饺品牌被频频曝光,甚至是购买市场上的现包水饺同样存在着隐患。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消费者热议,“究竟还有可以完全放心食用的产品么?”

水饺频现“细菌门”

速冻问题水饺引发食品安全隐忧的事件再度上演。以往被消费者普遍信任的“思念”牌水饺被检验出存在可引起肺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广州“三全”及“海霸王”的3款速冻食品也被验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最近,消费者又倾向于购买市场上一种现包的新鲜水饺,但专家表示,这种水饺也同样不安全。

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在肉类屠宰时就很容易被感染,所有生的肉类都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无论是速冻饺子还是散装新鲜手工做的饺子,都只是经过预加工的食品,没有经过加热杀菌,被感染的几率其实是同样大的。

现在包括“思念”三鲜水饺在内的18种食品已全部被停止销售,超市速冻饺子的销量骤降。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多家家乐福超市尚未发现有问题水饺在销售,而沃尔玛、物美超市的柜台中有500克包装的三全三鲜水饺在售,还包括其它三鲜、猪肉白菜、猪肉韭菜等品种的水饺,但生产日期均为10月份左右。

对此,家乐福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食品安全,家乐福已对问题水饺发布全国撤架的通知,并要求所有相关门店将涉及品牌的问题批次产品下架。对其他批次的产品,家乐福超市也将采取更为严格的检验措施。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何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随处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较多。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到45%。

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站长冯志强认为,对于冷冻产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消费者不必过度恐慌,100℃蒸煮15分钟是完全可以杀死的。傅亮主任提醒消费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应尽量控制其数量,方能减低食品中毒的机会。由于食物也有可能会在存放过程中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所以,即便是平时所购买的熟食,最好也不要立刻食用,应在家中进行二次高温加热消毒后再食用。

新国标是历史倒退?

就速冻食品频现“细菌门”事件,有业内人士质疑,这是我国速冻食品标准的历史倒退事件。据了解,我国现行的《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

食品安全专家钟青萍副教授表示,旧标准中“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实际食品生产中难以做到;卫生部及有关专家认为,旧标准所规定的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

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真实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

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严卫星也表示,过去对致病性微生物是零的概念,规定不得检出。但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生产、包装等多个环节,多年的检测实践表明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新标准中对于微生物允许检出含量的阐述,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标准降低了,保护公众健康的水平并没有改变。 [page]

山东省一家经营畜牧业产品的经理助理丁峰向媒体表示,“不管是新标还是旧标,作为生产部门齐全的厂家来说,首先能做到的即在源头上保证产品生产所需的良好的卫生环境,其中包括牲畜的饲养、宰杀等各个环节。同时通过参加国外的论坛讲座等,可以互相交流,吸取对方的经验和技术,运用到自家的生产和销售当中,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更为了把握食品安全的第一关。而制定新旧国标的目的也是为了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商家不要钻新旧标准之间的空子,严格按要求进行生产,做好本职工作。”

慧聪食品工业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