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食品安全法 > 食品安全法动态 > 非法使用添加剂威胁食品安全

非法使用添加剂威胁食品安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4-03 16:33:12 人浏览

导读:

记者日前从省工商局获悉,今年第三季度全省发现问题食品1.7万批次,查获不合格食品16.4万公斤,其中销毁问题食品4.7万公斤,退市及无害化处理问题食品11.7万公斤。立案查处问题食品案件561起,罚没款25.32万元。工商部门在查处中发现除了假冒伪劣食品和腐败变质食品,

  记者日前从省工商局获悉,今年第三季度全省发现问题食品1.7万批次,查获不合格食品16.4万公斤,其中销毁问题食品4.7万公斤,退市及无害化处理问题食品11.7万公斤。立案查处问题食品案件561起,罚没款25.32万元。工商部门在查处中发现除了假冒伪劣食品和腐败变质食品,掺杂非法食品添加剂依然是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

  据了解,三个月检测的11万批次水产品和其中查获的6222公斤不合格产品,不规范使用双氧水和含醛类添加剂,或直接使用甲醛、双氧水溶液浸泡防腐,造成食品中上述两类非法物质含量超标,仍然是影响水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检测力度的不断加大,不法分子转变手法,向水产品中添加二氧化硫、工业碱等有害物质的现象有所抬头,水产品非法防腐剂超标现象集中。三季度全省共抽检干腌制食品11.4万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4万公斤。根据抽检结果显示,干腌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其中主要集中在脱皮蔬菜、干腌制蔬菜和炒货等食品中。其中违规或超量使用硫酸盐、亚硫酸盐溶液对黄花菜、腌制甜蒜等腌制食品进行浸泡;对党参、白瓜子等干制食品使用硫磺进行熏制,是造成其二氧化硫残留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地区还发现腌制食品中存在甲醛残留的现象。

  在工商查处问题食品的过程中发现,非法添加剂使用手段时有变换。随着检测抽检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不法商贩为免于查处,开始转变添加剂品种。近期浙江部分地区在对蘑菇和水产品进行抽检时发现,部分双孢蘑菇和桂鱼、鲳鱼中含有荧光物质和隐色孔雀石绿等物质;在对脱皮蔬菜进行抽检时,发现利用草酸替代亚硫酸盐非法浸泡的现象。面对近期来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添加剂手段的不断翻新,全省各地工商部门积极行动,针对其中突出的荧光物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宁波市于7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对蘑菇表面添加荧光物质情况开展突击检查,整体情况令人满意,未发现一批次不合格产品。绍兴市对城区水产批发市场和中心农贸市场销售的水产、蘑菇进行了荧光物质专项检查,发现含有荧光物质的双孢蘑菇1批次,含有隐性孔雀石绿的桂鱼和鲳鱼各1批次,其中鲳鱼严重超标20倍,目前此批产品已停止销售并立案调查。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蘑菇逐渐进入旺销期,工商、农业将进一步联手,对市场中蘑菇表面荧光物质情况开展全省性的专项整治。

  同时,工商机关强化了重点点位的食品安全监测和专项整治。温州苍南县工商机关,始终紧抓小黄鱼质量不放松,严把小黄鱼入浙门户。近日,灵溪城西所再次开展突击检查,分别查获吴某、何某从福建宁德贩运入浙的“注水黄鱼”410箱和337箱,共计6723公斤,案值10余万元,目前均以立案处理。绍兴市强化景区食品安全监管,对鲁迅故里、沈园、兰亭、大禹陵、东湖等市区主要旅游风景区的食品安全开展集中抽检,共检测各类旅游休闲食品65批次,查获不合格的豆腐皮、茴香豆共2批次。台州市为确保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卫生,大力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其中温岭泽国工商所通过巡查抽检,查获并销毁不合格食品134公斤、过期饮料95瓶。新河工商所巡查抽检经营户180户,销毁过期、变质、不合格食品100多公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