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餐饮旅游 > 生活“食品添加剂”2000多种 每人每天大吃八九十种

生活“食品添加剂”2000多种 每人每天大吃八九十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4 17:00:41 人浏览

导读: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个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有14种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中国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这八九十种添加剂中,有一部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个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有14种……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中国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

  这八九十种添加剂中,有一部分属“有毒”添加剂的非法滥用和正常食品添加剂过度滥用。大量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病都与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关……

  1 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

  我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如生产面包使用碘酸钾等面团改良剂;生产饼干加入膨松剂亚硫酸或焦亚硫酸钠;方便面中添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肉制品生产中的发色剂亚硝酸盐;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等。

  很多情况下,没有食品添加剂会让食品更不安全。中国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副研究员张柬波说,如果把防腐剂取消,还有多少东西可以在货架上保存?方便面保存不了两天就会变质,果冻就没法吃了。

  但目前在中国,添加剂被滥用的现象极其严重。4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已发现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名单,其中包括47种可能在食物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

  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赵霖教授说,因追求商业利益,甚至有某些企业非法使用非食用化学添加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明证。

  2 “合法”和“非法”添加剂,滥用伤害大

  张柬波说,目前,国内外均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但已纳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如果过量使用,也会对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以最常见的添加剂亚硝酸铵为例,亚硝酸铵是经常用于肉制品生产的添加剂,如果超量使用,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致癌等后果。

  赵霖认为,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异物”,对人体是否有害,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长期跟踪观察,尤其是多种添加剂在人体内的作用,更需大量深入研究和进行毒性试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病都与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关。

  以美国为例,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被批准使用后,隔若干年后,其安全性会被重新评价和公布。假如在1947年和1977年间经常吃美国牛肉,就会接触到高水平的性激素——二乙基固醇,它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美国应用的历史长达30年。几十年以后,二乙基固醇已经被证实确有致癌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因此明确禁用该物质。

  比过量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剂更有害的是,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并没有经过安全性评价,仅是实验室研究出的“毒理不明”的化学产品。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代表的“瘦肉精”就是例子,“瘦肉精”实为“害人精”。

  3 我国多项食品检测标准“超期服役”

  目前,擅自扩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本身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添加剂等,是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三大主要问题。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景明分析认为:法律法规滞后,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涵盖整条食品链;部门职责不清,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取分段管理模式,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10多个部门;检测标准滞后不全,国外技术标准的修改周期一般是3到5年,我国有多项属于“服役”超过10年,这是造成食品添加剂顽疾未除的一个重要原因。

  4 饭碗里加什么 消费者应有知情权

  张柬波说,以往,面包中会加入膨松剂、保湿剂等许多化学添加剂,但有些德国人现在要吃没有化学添加剂的“祖母的面包”。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欧盟规定,在食品标签上必须按成分、重量列出所有添加剂,并不得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属性产生误解。

  赵霖提出,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科学、合理应用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也是良心工程。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多用“减法”,可添加可不添加的不添加,不得不添加的也要尽量少添加。食品添加剂行业应该从发展化学品为主转向以天然品为主,走生态经济之路。

  新增加食品添加剂品种,应实行消费者听证制度。吴景明认为,往饭碗里加什么,消费者应有充分的知情权,建议建立公开透明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同时建立责任倒追究机制,如果因食品添加剂出现安全事故,应该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