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伤认定 > 职业病 > 《护士条例》昨日公布 患职业病可获赔偿

《护士条例》昨日公布 患职业病可获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2 18:19:12 人浏览

导读:

核心内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护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自今年5月12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条例》共6章35条。《条例》强调,护士人格尊严、人身

  核心内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护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自今年5月12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条例》共6章35条。《条例》强调,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保障护士待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条例》规定,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者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

  《条例》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护士的数量不得低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本《条例》施行前,尚未达到护士配备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实施步骤,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达到护士配备标准。

  《条例》规定,扰乱医疗秩序,阻碍护士依法开展执业活动,侮辱、威胁、殴打护士,或者有其他侵犯护士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条例》明确指出,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泄露患者隐私等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护士执业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并将该记录记入护士执业信息系统。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