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险 >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概念知识 > “让百姓看得起病”是一个多难的命题

“让百姓看得起病”是一个多难的命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18 11:55:26 人浏览

导读: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谈的是一个几乎处在民生第一位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让老百姓看得起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谈的是一个几乎处在“民生”第一位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细想起来,“看得起病”只能算是一种“定性”,因为顺着其思路“定量”起来颇有难度。例如,得了不大不小的病,病虽然是看了,但因此物质生活水平被降到了保障线以下,这算不算“ 看得起”病?得了大病,看倒是看了,但因此倾家荡产乃至债台高筑,还能算“看得起”病?

假如仅仅限于定性状态,“看得起病”几乎算得上一个无意义的命题。例如,或基于垄断或源于概念炒作,某种商品的定价十分离谱。消费者也许有这样的支付能力但觉得购买它很不划算,于是放弃购买,也可谓之“买不起”。医疗就常常属于定价离谱的特殊商品,很多本来有支付能力的人也可能放弃“购买”,您说算不算“看不起病”?“看得起病”或者“看不起病”,都算得上国民经济尤其大众民生中一个关键的指标。既然是指标就应该能量化,而且是客观准确的、认真细致的量化。

关于“看得起病”抑或说“看不起病”的量化,起码应从两个层次上予以理清:其一,很多人得病还是看了的,但医药费大大“透支”于其正常的支付能力。不同家庭的“透支度”肯定不同,于是便形成一个“线性”的区间。假设全国有一亿人属于“看病透支族”,那么通过认真统计核算,完全可列出不同家庭各占的百分比,这样的宏观数据非常有意义。其二,部分人得了病干脆不看,或看到半途后实在无医药费来源从而放弃,要么硬“扛”着,要么回家,这样的“看不起病”当然更为典型。这类“看不起病者”在全国所有患者中、乃至在全部人口中的总占比以及各省市不同的占比,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数据。依笔者看,该数据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GDP总量大概无关,更重要的与制度有关,甚至可作为衡量社会制度的核心指标之一。

经济学、统计学中著名的“恩格尔系数”很多人都知道,它表达的是一个定律,即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另一个著名的“基尼系数”人们也不陌生,它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鉴于中国比较特殊的国情,看来有必要针对“看不起病”设置一个类似于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的指标。有了这个指标,不仅能给评价医疗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政绩增加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说不定还能为经济学、统计学的完善作出一份重要的国际性贡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