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经济补偿金 > 破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破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17 10:58:15 人浏览

导读:

要知道,如果企业破产的都需要经历一个法定程序,即破产清算。通过该程序可以统计出企业的资产状况,在偿还相关债务之后可以用来发放工资等。那么破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吗?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知道,如果企业破产的都需要经历一个法定程序,即破产清算。通过该程序可以统计出企业的资产状况,在偿还相关债务之后可以用来发放工资等。那么破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破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企业破产是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此外,企业破产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其它涉及拖欠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的,应予兑现及补缴,社会保险以养老保险为主。

  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常劳动者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给劳动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应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助,即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本法第3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因本法第2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不需事先通知用人单位可立即解除合同。当出现上述情形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并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6条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破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吗的信息,由上可知,企业破产是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当支付给职工补偿金。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