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半边天奏响新昆明“和谐曲”

半边天奏响新昆明“和谐曲”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2 00:13:21 人浏览

导读:

编者按5年来,昆明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群众性、社会性、统战性的工作优势,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团结带动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开创昆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发挥半边天作用。值此昆明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编者按

  5年来,昆明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群众性、社会性、统战性的工作优势,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团结带动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开创昆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发挥“半边天”作用。

  值此昆明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特推出特别报道,展示妇女工作辉煌业绩,让大家领略巾帼风采。

  发展篇

  统筹推进城乡

  妇女发展成效显著

  过去的5年里,昆明市妇联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不断赋予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和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的新时代内涵,在提升城乡妇女素质,促进城乡妇女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实现自身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城乡妇女积极参与创新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她们在不断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见证了昆明妇女发展事业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建功立业

  5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双学双比”活动深度推进,广大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增收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村妇女在农业劳动者中比重逐年上升,73个巾帼科技致富示范村、4374名女科技致富带头人、464名“巾帼创新业带头人”的涌现,让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城市,城镇女职工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妇女就业结构得到优化,就业层次不断提高。李海燕、毕惠仙、龚艳琼……一批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女企业家逐渐增加着昆明企业家总数,更多的创业女性以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赞誉。广大妇女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现代新昆明建设,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涌现出了一大批勤劳致富的农村女能手、岗位建功的职业女性、自强不息的创业妇女、致力创新的女科技工作者。

  在创业就业中发挥优势

  近年来,昆明市妇联在帮助全市下岗失业女性和农村妇女拓宽创业和就业渠道过程中,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的方式,带动和促进她们就业。而获得帮助的这些下岗失业女性和农村妇女,则把市妇联当作自己的娘家人,在妇联的帮助下,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并尽己所能去带动帮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

  “市妇联以‘提供一个创业、就业岗位,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网络优势,以抓好小额担保贷款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扶持更多下岗失业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下岗失业妇女撑起一片天。”市政协副主席、市妇联主席陆玉珍说。五年来,市妇联在送“小额贷款”活动中,共发放各类城乡小额贷款、“贷免扶补”及妇女发展项目资金3.54亿元,受益人口27万人,帮助4.9万余名妇女实现了创业和就业;迄今为止,市妇联在这些贷款户中,共培养了355名“巾帼创新业带头人”,命名了72个“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打造了“亲亲母婴护理”、“蓝蜻蜓花卉”、“巴拉巴拉童装连锁店”等一批“妇字号”品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page]

  在教育培训中提升素质

  一场以帮助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目标,以提高妇女素质为重点的“新型女农民工素质教育行动”在昆明市的农村开展。目前已累计举办实名制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培训548期,有53530人次参加了农函大及绿色证书培训,有34504人次参加妇女创业就业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帮助2万余名农村妇女实现了转移就业。宜良狗街镇村委会妇女主任聂云芬说:“培训让我掌握一些种猪养殖技能,回去后除了把自家的小饲养场办起来外,也把我学到的技术技能传播给更多农户,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同时,市加大了对妇女干部和女企业家的培训、培养力度。妇联与女企业家协会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两届“财富·女性”昆明论坛,受到企业家们的好评;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举办了5期妇女干部培训班,累计培训妇女干部283名。

  维权篇

  妇女儿童权益

  进一步得到保障

  代表和维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联工作的天职。5年来,昆明市妇联围绕平安昆明建设,认真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以维权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维权工作,切实推动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了妇联工作的新发展、新跨越。

  维权机制新突破

  近年来,市妇联以建设维权工作机制为重点,发挥昆明市维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系会议制度的作用,注重整合包括行政、司法和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在内的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推进妇女维权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3.8”妇女节、“6.26”国际禁毒日、反家暴日、“12.1”世界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每个特殊的日子,妇联都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维权宣传。同时,市妇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实施的预防拐卖妇女儿童项目,女童保护参与式试点项目,儿童防拐项目开展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讲座培训,探索建立了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注保护女童免受侵害的有效预防机制。

  截至目前,我市率先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所”,建立了市、县两级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和妇女法律援助联络机构,完善维护弱势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全市共创建妇女维权岗1426个,进城务工妇女之家84个,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79个。[page]

  为儿童构建亲情网络

  近年来,随着昆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来昆务工人员增加。目前,昆明市有100多万流动人口,其中全市流动人口子女学生15.8万人,留守儿童3.2万人。为此,昆明市出台了《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从去年起,由市妇联组织协同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命名了两批共24所小学为“昆明市流动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举办家教知识讲座5322期,培训家长75万多人次,引导家长自觉承担起教育培养子女的重要责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立足家庭、围绕家庭,开办家长学校是妇联的使命和职责,通过家长学校在全市范围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陆玉珍欣慰地说。通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2006年,西山区永昌小学被授予全国及省“流动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2007年,盘龙区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教育部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几年来,昆明市留守儿童工作走过了调研探索、试点实践、辐射推广、全员参与的历程,在云南省乃至全国创出了特色。

  “两个规划”稳步推进

  近年来,围绕《昆明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昆明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两个规划,昆明市妇联狠抓重点指标的落实,妇女儿童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男女平等”和“儿童优先”原则逐步深入人心,涉及妇女的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教育、健康、法律、社会、环境等六大领域和涉及儿童的四大领域均有明显改善。

  通过5年的发展,在两纲各领域31项可量化重点监测指标中,已完成的有27项,占67.8%,多项指标已提前达标并超过目标。其中,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7%;孕妇产前检查率98.6%;孕妇医院分娩率91.4%;2005年—2008年连续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均低于国家规划标准;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净入学率达到99.8%。

  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的作用,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及统计评估工作,在妇女创业就业、妇女受教育、妇女参政、妇女健康保健和儿童就学、儿童防拐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从源头上、整体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认真开展《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云南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帮助广大妇女提高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全市妇联三级信访网络共接待来信来访2.5万余人次,处理率在98%以上。[page]

  妇女参政议政程度明显提高

  5年来,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建设有了新发展,在市、区、村委换届、各单位各部门的改革中,一大批年富力强、热爱妇女工作、有一定专业知识、政治素质较强的妇女干部走上了各级妇联的领导岗位,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形成了为妇女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妇联组织网络和妇联干部队伍。 2009年2月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市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分别占代表总数和委员总数的30.6%和28.6%,分别比上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和12.4个百分点。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比例进一步提高,村两委中配备有女性委员的村占总数的87.4%,社区两委中配备有女性委员的社区占总数的93.6%,妇女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篇

  参与“四创两争”

  展示巾帼风采

  “五好文明家庭”、“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和“美德进万家”、“不让艾滋病进我家”、“廉政文化进万家”、“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参与“四创两争”家庭清洁行动等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成为了市妇联组织家庭和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四创两争”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明家庭促和谐

  作为妇联活动的四大主体活动之一,昆明市自1996年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来,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按照建设现代新昆明的要求,“五好文明家庭”评选以提升家庭成员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拓展领域,创新发展,使全市创建活动呈现出广泛的群众性。依托“美德进万家”、“不让艾滋病进我家”、“廉政文化进万家”、“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参与“四创两争”家庭清洁行动等系列活动,市妇联深入推进“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2005年以来,全市妇联推荐、表彰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共有3户、全国“绿色家庭”2户、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2个;省级“五好文明家庭”18户,省级“学习型家庭”8户,省级“廉洁家庭”9户,省级“百户促和谐家庭”8户;市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0户,“学习型家庭”30户,“五好文明家庭”270户。[page]

  巾帼“创卫”显身手

  2005年5月13日,一场由市妇联与环保局、滇管局共同实施的“保护滇池巾帼行动”,正式启动。短短数年内,在全市创建了环保示范村21个,建成农村生态旱厕3000个。华琼芳是六甲乡小河咀村二组村民,她家被列为首批20家“生态旱厕改造示范户”之一。“我们世世代代都是靠滇池养活的,如今滇池受了污染,大家有责任来保护它。”她说。

  目前,市妇联又在主城建立了35个示范社区,依托社区、立足家庭、组织开展家庭清洁活动。“实现‘四创两争’的目标,需要从每个家庭做起,每个人做起”,陆玉珍表示,全市各级妇联将围绕参与“四创两争”从家庭做起为主题,在主城区选择35个社区作为示范社区,依托社区,立足家庭,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从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入手,参与家庭清洁行动。

  “保护滇池巾帼行动”、“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昆明巾帼行动”、“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5年来,市妇联积极发挥其群众性优势,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动更多的妇女加入到“四创两争”队伍中。目前,已举办“滇池百千万宣讲”103场,2万余民农村和社区妇女群众参与;组建法律服务、保健服务、家教服务、环保、文艺宣传等巾帼志愿者队伍758支1.6万多队员;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22个,省级“巾帼文明岗”47个,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154个,为打造“品质春城”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建设篇

  妇联自身组织建设

  得到加强

  5年来,市妇联紧紧围绕“四个一”目标,抓组织、抓队伍、抓制度、抓阵地,切实加强妇联组织网络建设,使全市妇联基层组织从组织建设到队伍建设,从作风建设到能力建设,从制度建设到长效机制逐步完善、逐步深入,为妇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妇女之家”遍地开花

  哪里就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在昆明市五华区三合营社区,进城务工女性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可以免费参加文体活动,有了烦心事还可以向大姐姐们倾诉一番,她们觉得自己跟“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进城务工妇女之家”让许多外来的女孩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page]

  除了“进城务工妇女之家”,市妇联切实加强“妇女之家”建设,目前全市95%以上的社区、村委会都建立了各类妇女之家,全市共创建优秀妇女之家(妇女学校)1627个。妇女之家针对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了科级、文化、卫生、家教、健康知识培训,帮助进城务工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妇女文化生活。遍地开花的妇女之家促进了妇女组织和妇女群众之间的联系,使妇女工作更贴近妇女群众的需求。

  基层妇女工作活力明显增强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市妇联积极争取,多方努力,从2008年1月起,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共划拨335.64万元,解决全市基层妇女干部岗位补贴。市妇联以此为契机,下发了《昆明市基层妇女干部岗位补贴发放及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兑现办法和工作职责,严格工作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妇女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基层妇女干部的创造活力,推动了全市妇女工作再上新台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