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案例 > 劳动报酬 > 给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

给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4-30 14:42:52 人浏览

导读:

简单来将,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作为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享受了权利就应该履行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还会受到处罚。那么给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以下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简单来将,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作为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就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享受了权利就应该履行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还会受到处罚。那么给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以下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给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劳动报酬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看具体情况,先沟通,后仲裁,再协调,对于结果,一年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报酬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劳动报酬诉讼时效与劳动报酬仲裁时效的区别

  1、法律概念不同

  劳动报酬仲裁时效,是根据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劳动合同当事人认为其权利受到损害后,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的法定期间;是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保护其权利、并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劳动报酬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2、法律根据不同

  劳动报酬诉讼时效是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主张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期间,来自民法的基本法。而申请劳动报酬仲裁的时效来自于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纠纷,应首先适用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对申请劳动报酬仲裁时效的运用,应以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为准。

  3、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不一致

  劳动报酬诉讼时效适用于广泛的民事纠纷的诉讼案件,是民事审判活动中应当考虑的一种期间;根据当事人是否在此期间主张其民事权利的事实,来考察该当事人的民事权利是否在法律保护的时间范围。申请劳动报酬仲裁的时效的应用范围是劳动法律关系,适用对象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当事人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当事人根据相关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裁决的法定期间;超过此期间,仲裁机构则不再受理,也就失去了法律保护的基础。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给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劳动报酬是应得的,用人单位应该按照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还应支付相应的赔偿。如果您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欢迎您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