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用人单位 > 劳动纠纷 > 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处理

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12-12 10:52:24 人浏览

导读:

劳动者离职时,在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下解除的劳动合同,是有经济补偿金的说法,但如果劳动者拿不到补偿金的,法律也明确了相关部门可以介入。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处理?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劳动者离职时,在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下解除的劳动合同,是有经济补偿金的说法,但如果劳动者拿不到补偿金的,法律也明确了相关部门可以介入。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处理?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二、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计算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工资。

  另外为提前30天通知本人,公司应再当赔偿一个月的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三、离职补偿金交个税吗

  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实际发放的金额来判断。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的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离职补偿金纠纷怎么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由此可知,离职补偿金发生纠纷,劳动者是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从而取得相应的经济赔偿金。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法律快车发布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