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案例 > 其他 > 怀孕前要排队生孩子济南职业女性生育之“痛”

怀孕前要排队生孩子济南职业女性生育之“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8 07:30:12 人浏览

导读: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在济南,受到这个问题困扰的职业女性大有人在。与工作发生冲突时要屈从单位的意志,否则就要牺牲前途,她们承受着远远超出生育本身的痛苦。在调查中,记者听到了很多这样的灰色故事。排队生育成为潜规则近日,记者选择了济南10家中小学

生,还是不生?这是一个问题。在济南,受到这个问题困扰的职业女性大有人在。与工作发生冲突时要屈从单位的意志,否则就要牺牲前途,她们承受着远远超出生育本身的痛苦。

在调查中,记者听到了很多这样的灰色故事。

排队生育成为潜规则

近日,记者选择了济南10家中小学校,就排队生育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6家学校要求或建议女教师排队生育。其中,严格执行“排队”规定的有两家。

在驻济某高校附中,女教师怀孕之前必须到校卫生室办理准生证。如果申请者的孕期与教学任务或与其他女教师有冲突,就不会被批准生育。

其他一些有类似规定或建议的学校,执行起来相对宽松。不过,排队生育已经成为潜规则。“一旦扎堆生了孩子,学校就会考虑招聘新教师,生完孩子岗位可能就没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教师说,同一个教研组的女同事会主动沟通,商量如何排队生育。尽管大家感到有些别扭,但为了保住工作岗位和前途,也只好这样做。

这种潜规则,还存在于其他一些女职工较多的事业单位、服务行业。一些单位的领导通过暗示、建议或者以开玩笑的方式,提醒女职工们“合理安排生育时间”。违反了潜规则,导致单位运转出现问题,板子最后还要落到女职工身上。

单位施压孕妇无奈辞职

4月9日,记者来到济南妇幼保健院,对前来检查身体的孕妇进行了随机采访。20多位孕妇中,有4位因为怀孕而离职。她们都曾是私营或外资企业的员工。

刘女士原本在一家中法合资的化妆品店担当业务经理,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去年年底,她怀孕了。因为经常出差,身体就有些吃不消。怀孕三个月后,她请了两个月的假。当时,公司领导表示,随时欢迎她回来工作。假期结束后,刘小姐回到公司,却发现办公室里没有了她的位置。单位领导说:“公司来了新业务员,你可以回去休息了。”刘小姐又问:“生完孩子后是否还能回来?”领导说:“看情况再定。”

田女士今年30岁,在一家药品招标公司工作了7年,合同一年一签。为了保住工作,她结婚后一直不敢怀孕。今年,在丈夫和父母的催促下,她决定要个孩子。怀孕2个月后,部门经理把她叫到办公室。先说了一些“干得不错”之类的客套话,然后表示公司现在想锻炼新人,所以不想让她继续工作了。

田女士只好辞去了工作。丈夫安慰她,干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而且他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还能供养得起家庭。田女士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谈起再就业,她还是有点发愁,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很困难,过了30岁怕是更难找了。

生完孩子工作从零开始

“怀孕期间没被辞,产假期间没被辞,可是刚生完孩子就被辞了!”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面对记者,曾经在济南某外资企业工作的杨女士情绪激动。

前段时间,杨女士刚休完产假不久,老板就发来传真,要解除工作合同。她去找老板理论,老板说:“没什么理由,就是把你辞退了。”杨女士说,她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本科生,从公司在济南设立办事处起,做文秘工作有5年了,工作一直很出色,实在没想到会被辞退。只好等孩子大一点,再考虑重新找工作。 在历下区计生服务站,记者见到了前来接受服务的刘女士。她于去年夏天生了孩子,由于是剖腹产,在家休养了半年。生育之前,她在一家超市任部门主管。最近,她重返工作岗位时,部门主管早有人选,也不会因为她回来而让位。于是,她成了一名普通员工。“以前的努力算是白费了,现在还得从头干起”,对于未来,刘女士很迷茫。

产后维权遭单位报复

济南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全市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女性劳动者的有
1200多件,其中约10%是因为生育而导致的。

部分单位规定,要孩子可以,但必须事先打报告,经过单位同意方可怀孕。签定劳动合同时,有的单位要求女职工保证几年内不要孩子。有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回来后,发现原先的岗位早已有人替代了。另外,部分单位未参加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期间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因而产生纠纷。

以上这些情况,是生育引起劳动纠纷的主要表现。除了岗位被别人替代以外,其他情况下的纠纷,多是单位理亏。

去年,在服务行业工作的李女士没有向单位打报告而怀孕,结果被单位开除。李女士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仲裁结果是:李女士履行了计划生育法规所规定的程序,生育合法,单位无权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最终,单位只得同意李女士再回去工作。

李女士回到单位后,会否因此遭到不公平对待,结果很难说。不过,有案例显示,一位女性劳动者原来做文职工作,因为生育纠纷申请了仲裁,成功回到单位,刚上班就被调整岗位,干起了保洁工作。

多数女性选择忍让

采访中,因为生育问题受到单位伤害的女性,多数表示会忍让。她们认为,在单位面前,个人毕竟处于弱势,即便赢了理,也会输掉在单位的前途。

据介绍,劳动争议仲裁的有效期为60天,很多权益受到侵害的女性并没有及时提起争议仲裁,直到离开单位后才敢于主张自己的权利。此时,早已过了申请仲裁的有效期。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介绍,2002年以前,到该院生育的孕妇,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去年以来,孕妇大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平均年龄增加了3岁,30岁以上的孕妇人数也有所增加。该院专家说,25岁到30岁之间是女性生育的最佳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