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范本 > 赠与合同 > 正规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范本

正规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范本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14 09:57:45 人浏览

导读:

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总是发生诸多的人情来往,也带来了诸多的纠纷。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才能减少带来的麻烦。那么大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吗?今天就让小编告诉大家2018年正规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范本吧!

  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总是发生诸多的人情来往,也带来了诸多的纠纷。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才能减少带来的麻烦。那么大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吗?今天就让小编告诉大家2018年正规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范本吧!

  一、附条件赠与合同和附义务赠与合同的区别

  所谓附条件赠与,是指当事人对赠与行为设定一定的条件,把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赠与行为的效力发生或消灭的前提。在附条件的赠与中,条件的成就与否关系到赠与合同的效力。当条件尚未成就时,赠与的权利义务虽已确定,但效力却处于未定状态。

  而附义务赠与合同是指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对其赠与附加一定的条件,使受赠人负担一定的义务。附义务的赠与,赠与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生效;但如果不履行义务,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合同。

  例如:如:张三对李四说:如果明天下大雪,我就将一套红木家具赠送给你。又说:我要将300册藏书赠送给你,但你不得转让给第三人,否则我就有权收回。那么前者是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后者是附义务的赠与合同。

  二、2018年正规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范本

  甲方(赠与人):×××(写明姓名、住址) 乙方(受赠人):×××(写明姓名、住址) 甲乙双方就赠送×××(赠与的标的物,如赠与微机一台,应写明“微机一台”,如其他物品,也应写明该赠与物是什么、在什么位置)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1)、甲方将其所有的×××(标的物)赠送给乙方,其所有权证明为:(写明证明甲方拥有所有权的证据名称,如赠与房屋,就应有房产所有权证,赠与微机应有购买该微机的发票等) (2)、赠与物的交割 (写明交割的条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割,办理什么手续等等) (3)、乙方应在×××期限内办理所有权转移的手续逾期不办的,视为拒绝赠与(也可以约定其他条件)。 (4)、本合同自××日起生效(可以写自公证之日起生效)。 (5)、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说明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方将自己所有的物品、现金或者某种权利赠送给他人的行为。赠与合同通常是单务合同,即合同生效后,赠与方负有将赠与物交给受赠人的义务而不享有任何权利;受赠方享有领取赠与物的权利而不承担义务。赠与也可以附条件,即赠与一方要求受赠方履行某种义务,受赠方不履行义务赠与方有权撤销赠与。但这种条件一般是与赠与人的利益无关的条件,而不是要求有偿地赠送。如果将某种物送给他人并要求给付一定的金钱就不是赠与关系。因此,附条件的赠与仍然是单务行为。签订赠与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1)赠与标的必须是赠与人所有的或者赠与人有权处理的财产或者某种权利,赠与人不能把不履于自己或者自己无权处理的财产和权利赠送他人,否则,构成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赠与标的可以是物,可以是货币(包括外国货币),也可以是有价证券、某种权利。例如专利权人可以将专利权赠与他人,房屋所有人可以将房屋赠与他人等。 (2)权利转移涉及到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在合同中订立清楚。例如,赠与房屋合同就需要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手续,没有办理手续的,其转让无效。 (3)合同中要写清楚赠与人有权处理赠与财产的证明文件,确保赠与行为的合法有效。

  三、什么是附条件赠与合同?

  附条件赠与合同是指合同签订时成立,但只有条件成就时才生效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通过法律快车小编上述的解释,关于赠与合同的法律知识及其相关内容,同样也为大家解答了2018年正规附条件的赠与合同范本的法律问题。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吧!不管是觉得附条件赠与合同有必要还是没必要,我们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给自己以后带来麻烦。最后,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