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解散清算 > 公司解散 > 公司解散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公司解散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5-25 10:19:32 人浏览

导读:

公司解散按照是否自愿分为自愿解散以及司法强制解散两者,前者则由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解散即可,但是后者则需要申请解散的人提出相关证据,那么公司解散需要提供哪些证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有关内容。

  公司解散按照是否自愿分为自愿解散以及司法强制解散两者,前者则由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解散即可,但是后者则需要申请解散的人提出相关证据,那么公司解散需要提供哪些证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有关内容。

  一、公司解散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即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股东可以起诉解散公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  规定了股东起诉公司解散的具体情形为:“(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四)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能够找到证据证明上述情况的存在,就可以成功解散公司。

  二、公司司法解散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1、从公司的法人人格角度

  关于法人的本质有不同的学说,但无论其本质如何,公司在成立之后便具有独立的人格,公司与股东之间只有股权的关系,股东能依股权关系提起诉讼要求解散公司吗?法人制度是为了方便自然人在经济社会舞台上的运筹,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法人不能异化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怪物,个人应当是民法的终极关怀所在。公司不过是股东们协商一致、达成合意、形成合同、共同投资的产物,当股东们在投资合同的履行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司的运行发生背离该投资合同所确立的宗旨、一部分股东成为自己创建的公司的受害者时,他们当然有权选择逃离自己设立的“经济监狱”,诉请司法机关解除这一投资合同,请求判令解散公司,撤回投资。

  2、从公司法理的角度

  根据《公司法》的学理分析,承认股东的此项请求权亦有充分理由:

  (1)公司的解散本属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而股东大会的决议又是以股东提请解散的议案为前提,可见正常情况下的公司解散其实也是股东行使权利的结果。

  (2)在公司不能作出任何决议的情况下,股东的各种法定权利都失去了行使的条件,公司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股东权益的持续冻结和变相剥夺。

  (3)在公司僵局状态中,通常存在着一方股东对其他股东事实上的强制和严重的不公平,原管理公司的少数股东控制着公司经营和财产,事实上剥夺了其他股东的任何权利,不允许解散等于允许控制股东对其他股东权利的侵犯和对公司财产的非法占有。

  (4)除解散公司外,没有更为有效的股东退出机制。在公司法的法定资本制和资本不变原则之下,任何公司一经成立,资本实质上就被冻结,除非通过严格复杂的减资程序,股东的出资不能收回,股东退出公司的法律途径是转让股权,但在公司尖锐的矛盾冲突情况下,股权的转让同样存在严重的困难。

  三、公司司法解散的必要性有哪些

  司法救济,作为公司解散的最终救济方法,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要求完全一致。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过多地强调了采用行政的手段对经济的干预,体现在公司的解散上,过多地强调了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作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立法的不良影响,与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相符合。现代法制的要求是要将一切商品经济的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用司法的方式作为经济的最高和最终的救济模式,更体现出一种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一般只有在公司被司法强制解散时,申请公司解散的人需要提出需要公司解散的证据,比如说公司出现资不抵债、入不敷出的情形。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司解散需要提供哪些证据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