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妇女儿童权益动态 > 留守流动儿童有了自己的快乐家园

留守流动儿童有了自己的快乐家园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7-07 02:21:18 人浏览

导读: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金坛市第一个儿童快乐家园在儒林镇河下村建成。建立儿童快乐家园,是保障儿童权益,促进贫困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健康...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金坛市第一个“儿童快乐家园”在儒林镇河下村建成。

  建立“儿童快乐家园”,是保障儿童权益,促进贫困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础是否稳固。留守流动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在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部分流动儿童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在接受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多困难。

  近年来,金坛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少年儿童工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农村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免除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健全困难学生的各项保障机制,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关心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少年儿童们积极参与“小公民”道德建设、民族精神代代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金坛市双亲在外打工、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5437人;随农村父母在城镇生活、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有8704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等问题,影响儿童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为了回应儿童工作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金坛市充分发挥在联系家庭、联系妇女儿童上的组织和工作优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在儒林镇河下村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儿童快乐家园”的同时,金坛市还以提高农村儿童和家长道德素养为目标,依托家庭、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开展“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活动,把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怀发展为生活关怀、心理咨询、学习辅导、互动交流、亲情关爱等丰富多彩的关爱行动,让留守流动儿童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