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员工旷工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4-01-22 11:06:02人浏览
问题描述:
没签劳动合同员工旷工怎么处理
9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周刚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电话-153-9764-7510
你好,我所可以咨询民事、刑事等,你可以把你的情况详细给我说一下
2024-01-22 10:12:12
都燕果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电话-139-8061-6860
没有签署劳动合同,有对应的处罚。矿工自然也有对应的制度处罚。
2024-01-21 15:34:17
周清智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电话-134-0841-2645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2024-01-21 14:06:19
殷万亮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电话-156-0823-6103
你好,你们这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上班多久
2024-01-21 12:43:34
李皓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电话-131-0820-8586
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申请仲裁
2024-01-22 10:17:46
冯静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电话-131-9487-0779
你好你们有没有员工手册
2024-01-22 11:06:0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970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
一、旷工属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也是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严重的还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二)款规定解除劳动关系。
二、未签合同用工满一个月的,劳动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主张二倍工资,最多11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4-01-21 11:34:08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036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员工无故旷工的处理方式是,如果劳动者的旷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不属于的,则只需扣除劳动者旷工的日期的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1-21 11:33:5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288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员工无故旷工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可以按照用人单位的用工规定解决,员工无故旷工1-3天,扣2天基本工资;
2、员工无故旷工超过3天在7天之内,解除用工关系或终止劳动合同;
3、员工无故旷工超过7天,直接开除、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相关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1-21 11:33:3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当天结算工资?
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当天结算工资?
对于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当天结算工资的情况怎么看,劳动者对自己所在工作岗位有所不满或不适应可以提前和用工单位提出离职申请,不签合同情况下是用人单位一方亏理。为了
试用期
人浏览
先试试协商沟通,不成的话再提起诉讼或投诉。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合同发生工伤被辞退如何索赔
没签合同发生工伤被辞退如何索赔
如果没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被辞退,在确定具体赔偿项目和金额后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
劳动法
人浏览
未签劳动合同无需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
未签劳动合同无需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
2011年8月,梁某应聘到沂水某食品公司干包装工作,公司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给他缴纳社会保险费。工作两个月后,因另有发展,梁某在向公司提出辞职未被批准的情况
辞职
人浏览
返聘人员未签合同能否要两倍工资?
返聘人员未签合同能否要两倍工资?
案情介绍王女士是上海农村户籍人员,1995年9月,王女士进入上海某事业单位工作,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但未取得事业编制,双方也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工资则参照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于旷工怎么算,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由劳动合同约定,也可以由该企业的章程和规章制度,做出具体规定。劳动者旷工,会对所在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可以立即领工资吗?
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可以立即领工资吗?
没签劳动合同而离职,如果双方是依法当场办理离职手续的,可以立即拿到工资的;如果不是当场办离职手续的,则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
劳动法
人浏览
旷工的处理根据各公司规章制度做出处罚,比如警告、记过、开除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其及时签订;员工逾期仍不签的,则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员工,与其终止劳动关系,为其结清工资,但是不需要支付给员工经济补偿。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我国有法定的节假日,节假日不上班不能算事假,事假是指劳动者因为个人原因需要在正常工作时间请的假,节假日包含正常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可以享有的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一、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是什么1、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具体如下:(1)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2)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
请假扣工资一般是不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发劳动者其他工作时间的工资。请病假时应按法律规定计算工资,否则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到期前或者是在到期后一个月的时间内续签有效,合同到期前,如果双方都决定续签劳动合同,只要在合同到期后一个月内续签完成即可。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公司扣罚员工工资是否合法,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下几种情形,扣罚员工工资合法:(1)、员工违反公司的制度,公司可以依照公司制度扣罚员工工资,但前提条件是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1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