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收了学生的手机,不考到相应的分数就不还

更新时间:2023-11-15 11:25:48人浏览
问题描述:
老师收了学生的手机,不考到相应的分数就不还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赵秀珍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山东青岛·电话-131-5636-6821
老师早督促你好好学习专心学习,好事的!
2023-11-12 12:07:37
牛振平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山东青岛·电话-138-5426-2713
您好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
2023-11-15 11:25:4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50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的:
1、如果是老师没收后不还给学生及其家长,违法,侵害学生对于自己手机的所有权;
2、如果是老师暂时没收然后放假归还,不违法,这是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一十五条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023-11-12 03:40:05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09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
老师收学生手机不归还可以请求学生家长向老师进行索要,如果索要之后依旧不归还的话,家长可以向学校监督部门反应或者向教育局反映。因为学校或老师并非行政机关或执法人员,没有执法权,无权扣留或没收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
没收之后,应当积极联系学生家长,将手机返还给家长。手机是当事人合法动产,当事人拥有该物品的所有权,任何个人与机关(除执法机关外)无权占有或扣留。就算老师上课没收学生手机,也是替学生暂时保管,下课或者放学后理应归还给学生。
当事人有权对当事人倾犯合法财产的个人以及机关(除执法机关外)要求财产复原和归还。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九条 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违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老师责骂学生,只要其本意不是歧视学生,或者在行为上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不属于犯法,相反则可能涉及违法。
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一般公安机关可对其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3-11-12 03:39:3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707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的:
1、如果是老师没收后不还给学生及其家长,违法,侵害学生对于自己手机的所有权;
2、如果是老师暂时没收然后放假归还,不违法,这是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一十五条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023-11-12 03:39:1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是否犯法?答案是肯定的。本文详细解析了体罚学生的法律依据,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相关法律。
儿童教育
人浏览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的:1、如果是老师没收后不还给学生及其家长,违法,侵害学生对于自己手机的所有权;2、如果是老师暂时没收然后放假归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犯法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犯法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一般不犯法,但属于违法行为。因为手机属于学生的合法财产,学生拥有手机的完全的所有权,老
公司法
人浏览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否犯法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否犯法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否违法?文章从法律角度深入解析,涉及《民法典》等法律。老师行为是否违法,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无论如何,尊重学生的财产权、遵循法律规定是关键。
校园消费侵权
人浏览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触犯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规定禁止学校的教师有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对违反者,将视其情况,分别给予行政
刑法
人浏览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老师没收学生手机的:1、如果是老师没收后不还给学生及其家长,违法,侵害学生对于自己手机的所有权;2、如果是老师暂时没收然后放假归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犯法吗
老师体罚学生,一般情形下如果造成了学生身体或精神损伤的,是犯法的。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一般公安机关可对其五日以上十日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学校没收手机是违法吗
学校没收手机是违法吗
老师的职责是授业解惑,但是对于一些上课玩手机的学生,老师也是很头疼。但是即使老师再头疼没收学生手机也是不合法的,需要正确的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快
其他
人浏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老师收学生手机一般不犯法,但属于违法行为。因为手机属于学生的合法财产,学生拥有手机的完全的所有权,老师没收手机完全不归还构成侵犯所有权人的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才能为你分析,你的诉求是什么?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老师收学生手机不归还可以请求学生家长向老师进行索要,如果索要之后依旧不归还的话,家长可以向学校监督部门反应或者向教育局反映。因为学校或老师并非行政机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老师收学生手机不归还可以请求学生家长向老师进行索要,如果索要之后依旧不归还的话,家长可以向学校监督部门反应或者向教育局反映。因为学校或老师并非行政机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老师收学生手机不归还可以请求学生家长向老师进行索要,如果索要之后依旧不归还的话,家长可以向学校监督部门反应或者向教育局反映。因为学校或老师并非行政机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老师收学生手机不归还可以请求学生家长向老师进行索要,如果索要之后依旧不归还的话,家长可以向学校监督部门反应或者向教育局反映。因为学校或老师并非行政机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申请强制执行。操作包括: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配合法院执行。如对方仍不履行,法院可采取若干强制执行方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老赖不还钱将面临法律制裁。债权人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追债,胜诉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扣押、冻结、划拨其财产。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财产被强制执行,信用受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你好,不退学费你首先可以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投诉,不行的话可以向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特殊原因是退不了的,就算是投诉也是没有用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欠钱不还,可多渠道追回。协商:双方沟通达成一致;调解:请第三方协助解决;仲裁:向仲裁机构申请;诉讼:向法院起诉。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
您好,如果借了款,需要归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一般是一周就行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是两码事,借款关系是借款关系,赠与是赠与,不能混淆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情况在收到判决书后起诉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