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幼儿园实习了一个月,园长不让走

更新时间:2023-06-29 19:46:26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在幼儿园实习了一个月,园长不让走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刘毅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苏苏州·电话-186-6252-3276
你好,对方不让你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3-06-29 19:46:2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89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投诉幼儿园的具体措施如下:
幼儿园按照正常的归属管理,应属于当地教育部门;
家长可以按正常途径向院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如果教师存在故意虐待儿童现象,在取得足够的证据后,可以向“向法院起诉,也可向当地妇女儿童保护部门如妇联等部门投诉;
也可通过媒体或其他正当渠道反应材料。
开教育机构的需要什么条件
开教育机构需要的条件具体如下:
1、举办培训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2、举办培训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培训机构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4、设立培训机构应当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需求,具备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二)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三)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四)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二)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依照前款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2023-06-29 19:21:0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30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幼儿园归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你可以打到教育局的电话进行投诉。法律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一)未经登记注册,擅自招收幼儿的;(二)园舍、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妨害幼儿身体健康或者威胁幼儿生命安全的;(三)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
2023-06-29 19:20:4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83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举报幼儿园可通过以下方式:
1、幼儿园应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性单位,所以工商部门不应管理此事,按照正常的归属管理,应属于当地教育部门;
2、因儿童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在幼儿园期间,幼儿园的教师负有看护、教育的义务,如受到不正当的伤害,家长可以按正常途径向院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要求教师履行其讲应尽的义务;
3、如果教师存在故意虐待儿童现象,在取得足够的证据后,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向当地妇女儿童保护部门如妇联等部门投诉;
4、也可通过媒体或其他正当渠道反应材料;
5、如果不愿这样做或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更换幼儿园,这样就至少可以解决儿童不再受到伤害的问题。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六条法律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六条
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今教育部)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十一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6-29 19:20:2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大学生实习劳动合同
大学生实习劳动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
劳动合同
人浏览
如果是劳动关系,可以提出解除,协商不成提出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强制实习有没有不去实习的好办法
学校强制实习有没有不去实习的好办法
学校强制实习,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学生可以拒绝实习: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电子游戏厅、网吧等营业性娱乐
其他
人浏览
如果是劳动关系,可以提出解除,协商不成提出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提起一个月辞职了,不让走怎么办?
提起一个月辞职了,不让走怎么办?
提起辞职一个月了,用人单位不让走的,员工可以自行离开。因为我国法律只规定了员工离职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法
人浏览
签订实习合同后实习生不能随时离开,试用期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正式工的话,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否签订了实习协议?如果没签的话提前三天申请就可以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投诉幼儿园的具体措施如下:幼儿园按照正常的归属管理,应属于当地教育部门;家长可以按正常途径向院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如果教师存在故意虐待儿童现象,在取得足够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搜集涉及的证据资料,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维权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实习三个月期间可以辞职。劳动者辞职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到期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情形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辞职意向,或与单位协商确定具体离职日期。注意保留通知证据,确保顺利离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未签合同辞职,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与单位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协商无果,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辞职不让走的解决办法如下:1、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2、提离职后领导不批的,可以直接出具辞职通知。劳动者辞职的,不需要用人单位的同意,直接提前三十日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不合法。临时工没做满合同期,老板扣钱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
如果公司不给辞职单,您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您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工作证明、工资单等,到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议您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向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签订后即生效,解除需满足法定条件。被开除后若未正式解除,合同仍有效。但再次入职未签新合同,可能涉及劳动关系不明确的风险。建议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新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退还。公司收取定制服装费违法,应无条件退还。如不退还,可向劳动监察投诉,用人单位将受到罚款等处罚。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