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单位工作交了8年失业险,现在公司与我解除劳动合同。失业保险怎么领取?能领多长时间?领多少钱?

更新时间:2022-02-11 02:38:22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在单位工作交了8年失业险,现在公司与我解除劳动合同。失业保险怎么领取?能领多长时间?领多少钱?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429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需要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等向当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金。
2022-02-11 02:38:2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失业险领取标准
失业险领取标准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失业险领取标准是怎样的?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带大家
劳动法
人浏览
建议咨询一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领失业补偿金?
怎么领失业补偿金?
如果失业人员要领失业保险金,要在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之后从社保经办机构中申请领取。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按照规
劳动法
人浏览
怎么领失业补偿金?
怎么领失业补偿金?
失业补偿金又叫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失业保险金则是对符合要求
劳动法
人浏览
申请失业金能领多少钱?怎样领取?
申请失业金能领多少钱?怎样领取?
失业保险是社保中五险的其中一种,其保障手段是通过发放失业保险金来实现的。此时对于失业劳动者而言,若是购买了失业保险的话,便能在...
失业保险
人浏览
劳动合同终止后,经双方协商一致,还可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是指合同期满后企业与员工不终止劳动关系,在双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继续履行原合同确定的权利与义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失业金怎么领取?
失业金怎么领取?
失业金需按下列办法来领取: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
劳动法
人浏览
因劳动合同终止而失业,劳动者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因劳动合同终止而失业,劳动者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劳动合同因期满而终止,原单位与劳动者又没有续订合同,导致劳动者失业的,属于非因劳动者本人意愿而失业,如果还同时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其它各项条件,就可以依法领取失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你好,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需要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等向当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规定,在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候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不是只要劳动者失业就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你好,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需要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等向当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累计缴满一年才能领取。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取失业金期间,个人可以选择自行购买社保。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前往当地社保局或网上平台办理个人社保缴纳手续,确保个人社保权益不受影响。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个人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发生重大疾病后的低保申请条件:1、救助对象患有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各地人民政府确定的能申请低保的其他重大疾病;2、由救助对象本人进行书面申请;3、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要求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规定,在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候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不是只要劳动者失业就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按照你的描述,这里面并没有你的责任。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女职工在企业改制后按灵活就业和城镇居民方式缴纳保险,退休时按灵活就业退休,通常无法直接享受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具体需视当地社保政策而定。若出现医疗费用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需要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等向当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养老保险与社保不冲突,可咨询当地社保局了解入社保方式。如多次尝试仍无法入社保,建议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