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单位的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9-18 06:16:3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现在是一家单位里面的普通的员工,在单位上面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了,我就想着这样平平安安的,然后退休的时候就可以领退休工资了,但是单位却突然给我发了一份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我想请问一下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7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邢志军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威海
您好,发果单位无法合法依据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2018-09-11 07:43:41
黄涛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山东威海·电话-131-8187-5977
您好,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即使属于公司所称的“客观情况变化”的情形,公司也应支付经济补偿。当然,举证责任在公司,如果不属于“客观情况变化”情形,则公司解除与你们的劳动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支付双倍补偿作为赔偿金。另外,你们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8-09-10 14:20:45
宋超颖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山东威海·电话-156-3435-5922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2018-09-10 14:42:1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38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不需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合同效力可以自然或单方提前终止;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2019-09-18 06:16:3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677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协商解除
  1、 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出: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 达成一致: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3、 工作交接: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4、 结算薪资和经济补偿: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还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5、 劳动合同解除: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
  6、 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科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7、 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原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19-08-05 16:58:5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24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019-01-15 22:51:27
徐风文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威海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可以提请仲裁,要求1、撤销用人单位的解除通知决定,并对公司所说的理由不认可。2期间不要进行任何工作交接,继续上班。3、劳动仲裁问你时你说一直都支持上班,公司的解除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与事实依据。
2018-09-10 14:21:4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模板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模板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模板一般包含编号、被通知人,所属部门、解除原因、经济补偿金和工作交接等内容。还需要注意,该通知书是需要劳动者进行签字并注明日期的,但是其不能当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可以投诉或仲裁,要求赔付违法解除的双倍经济补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是,终止一般是由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消灭、劳动者退休、合同期满而终止;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一
劳动法
人浏览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出具的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文书,内容一般包含编号、被通知人,所属部门、解除原因、经济补偿金和工作交接等,最后还需由劳动者
劳动法
人浏览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范本以及关于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的送达问题。
合同解除和终止
人浏览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40条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否则需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按照其他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的条件,当条件符合时,合同解除;正常情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二)
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二)
:由于,你与本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于年月日予以解除.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将发给(不发给)你经济补偿金元,医疗补助费元。并将提前预支你月份的工资元
劳动就业文书
人浏览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即使属于公司所称的“客观情况变化”的情形,公司也应支付经济补偿。当然,举证责任在公司,如果不属于“客观情况变化”情形,则公司解除与你们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可以要求两个月赔偿。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尽快申请仲裁解决。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与公司沟通,明确终止合同原因,确保证明内容真实;其次,如公司不配合,收集相关证据,如邮件、聊天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最后,若投诉无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年限灵活约定。固定期限合同适用于明确工作时长;无固定期限合同适合技术性强、持续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为期限合同则依据任务完成时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达成一致便可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这个赔偿需要计算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结合病例看一下,再者需要出院后伤情稳定后评残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属于违法,建议保留好证据,通过诉讼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资6500元左右,根据税法规定,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具体税额与个人情况、扣除项等有关。若存在未申报或漏税情况,建议及时咨询税务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