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伤待遇 > 工伤死亡 > 2022年山东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2022年山东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26 11:28:20 人浏览

导读:

工伤事故在劳动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因为工伤事故导致死亡是最严重的情形,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是可以申请赔偿的,那2022年山东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工伤死亡赔偿的程序怎么走?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

  工伤事故在劳动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因为工伤事故导致死亡是最严重的情形,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是可以申请赔偿的,那2022年山东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工伤死亡赔偿的程序怎么走?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

  一、2022年山东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全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一文,公布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随着上述统计数据的公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的规定,现张士谦律师对2017年工伤死亡的标准进行如下总结:

  1、2017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672320元

  计算公式:33616元/年*20年=672320元

  33616元为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

  备注:

  2016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31195元/年*20年=623900元;

  2015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28844元/年*20年=576880元;

  2014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26955元/年*20年=539100元;

  2013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24565元/年*20年=491300元;

  2012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21810元/年*20年=436200元;

  2011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19109元/年*20年=382180元(事故发生时间为2011年的);

  2011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17175元/年*20年=343500元(事故发生时间为2009年的)。

  2、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公式:丧葬补助金=2014年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

  3、供养亲属抚恤金

  (1)配偶: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

  (2)其他亲属: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

  注: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月发放,但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工亡职工生前的本人工资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而不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二、工伤死亡赔偿的程序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通过上文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2022年山东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以及相关知识,相信大家看了之后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责任编辑:周末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