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订立 > 要约 > 要约与要约邀请之间的区别

要约与要约邀请之间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8-04 09:45:27 人浏览

导读:

什么是要约?什么是要约邀请?要约是指针对特定对象发出要求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一经对方回复或承诺即生效,构成合同。而邀约邀请则是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发来要约,而不是主动给对方发要约...

  什么是要约?什么是要约邀请?要约是指针对特定对象发出要求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一经对方回复或承诺即生效,构成合同。而邀约邀请则是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发来要约,而不是主动给对方发要约,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小编在下文为您列举说明。

  一、法律规定不同

  《合同法》第15条中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仅限于这几种,而且其中的商业广告同时又规定“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何为符合要约规定,何为不符合要约规定仍不明确,等于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出发的位置,所以依法律不能全部解决问题。

  二、合同的必要条款是否齐备

  看合同的必要条款是否齐备是传统民法里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由于合同法大大减少了合同的必要条款,缩小了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范围,但在某些时候仍能发挥一定作用。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全面。全面就要求必须具备合同的全部必要条款。例如,一份订单只有采购货物的名称、规格,没有数量,不可能成为要约。

  三、按照交易习惯,特别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

  出租车开亮空车灯,行业惯例通常视为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而非要约邀请,因此乘客上车只需告诉司机目的地即可,无需另行协商。两个当事人在以往的交易中形成固定的交易习惯,则可能一方“需要300吨”的电报也可以构成要约。

  四、看行为人是以和对方订立合同为目的还是以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为目的

  这是法律上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最主要方法。因为目的属于主观范畴,很难作为客观的认定标准,合同法专门规定了一项制度使行为人在行为时将其主观目的反映于外部,这就是第14条第2项要约要“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本规定的目的是使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白无误地向对方表明这是一个要约,不是要约邀请,使对方不致发生误解。按本规定,凡是表意人未明确(不论其表述方式如何)表示其是一项要约的,一律推定为要约邀请。实践中商业广告注明“限售30套”、“先到先得”,或注明有效期的,通常视为已经“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相反,如意思表示上载有“仅供参考”、“须我公司最后确认为准”、“配置、价格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等字样,则肯定表示表意人不受该意思表示拘束,不构成要约。

  要约与要约邀请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发出的对象不同(要约针对特定的对象,而要约邀请针对不特定人),要约是法律行为,而要约邀请则是事实行为且不需要承担责任,包括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的行为。

  (责任编辑:星辰花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