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29 11:39:57 0人浏览

导读: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工资的计算:如果实在正常工作日安排加班,则需要支付工资的150%;如果是在休息日(如周末)要求加班的,则需要支付工资的200%;如果是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则加班工资应该以工资的300%计算。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工资按照法定加班费的计算方法计算,一般情况下按照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是在正常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如果是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那么劳动者加班费怎么计算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工资支付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2、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3、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劳动者加班费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

  •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加班工资应如何计算?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按照《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所确定的原则,以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为基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安排加班的,对付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的工资;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分别支付不低于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200%、300%的工资。

  • 怎样计算公休假加班工资

    “十一”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加班天数×300%若加班时间比较零散,则按小时工资计算:“十一”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8小时×加班小时数×300%(二)公休日公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即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即10月4日、5日、7日、8日),首先应当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200%支付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十一”公休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加班天数×200%若加班时间比较零散,则按小时工资计算:“十一”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8小时×加班小时数×200%

  •   我们知道现在公司大部分都是实行八小时上班制,超过时间或者其他休息时间我们都算加班。员工加班工资怎么计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家法定休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   在节假日的时候,本该休息,但是有的劳动者却被要求加班。劳动者可能会疑惑,节假日加班工资三倍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

      例:春节长假期间每日的...

  •   每个公司所实行的工时制度都大不相同,有时候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加班。综合工时制是以一定时间为周期的一种工时制度,很多人认为在综合工时制下就不存在加班的情况,但其实并不准确,综合工时制也存在加班。那么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是怎样的?下文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一、综合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

      1、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法定节假日不可以补休。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的上班是在法定休假日的,以300%计算。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的总上班时间超过该周内(如一个月、一季度)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以超过部分的时间总数一起计算(不区分是否在休息日),以150%计算。

      4、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超过36小时的,加班费计算应仍以以150%计算。

      二、综合工时制的相关法律规定

      1、实行综合...

  •   很多人都会关心加班费怎么计算的,这是自身最基本的利益,那么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是怎样的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通常认为,在综合计算周期内,劳动者某一具体工作日或工作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个小时或40小时,但是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体工作时间不超过总体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不视为加班。

      2. 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的说明,"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 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即只有两种加班费计算办法,超时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分别按照150%和300%计算。

      以上就是“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的全部内容,谢谢阅读。

  •   周末加班,但是用人单位不能安排补休的,需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的200%,即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