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工伤损害赔偿 > 工伤赔偿 > 怎么走工伤赔偿的程序

怎么走工伤赔偿的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6 06:59:55 人浏览

导读:

工伤赔偿程序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停工留薪期、劳动能力鉴定和劳动仲裁等步骤。劳动者需了解这些流程,确保权益不受损。工伤认定是关键,如有异议可申请行政复议。

  一、怎么走工伤赔偿的程序

  工伤赔偿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确认劳动关系:

  (1)大部分工伤案件都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因此,确认劳动关系是进行工伤认定的必备要件。

  (2)劳动关系的确认是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是人民法院来进行的。

  2.工伤认定程序:

  (1)在劳动关系确认之后,如果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天内提起工伤认定。

  (2)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起工伤认定,劳动者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工伤认定委员会提起工伤认定。

  (3)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后,工伤认定委员会有权根据劳动者提供的材料而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在工伤认定委员会受理后,其应当在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

  3.停工留薪期:

  (1)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并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以对停工留薪期的长短进行鉴定。

  (2)在停工留薪期内,劳动者不能进行下一步的程序。

  4.劳动能力鉴定:当劳动者的停工留薪期一过,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了。

  (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情况复杂的,最多可延长30日。

  (2)在鉴定结论做出之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该再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5.劳动仲裁程序:

  (1)在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如果用人单位不主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待遇。

  (2)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仲裁裁决。

  (3)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诉到法院,于是案件又进入到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

  二、工伤认定与复议

  在工伤赔偿程序中,工伤认定是关键的一步。

  1.如果劳动者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

  2.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复议决定。

  3.如果劳动者对复议决定仍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劳动仲裁及司法诉讼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问题上存在争议,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1.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双方的争议进行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人民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劳动者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3.二审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如果判决支持劳动者的诉讼请求,但用人单位不履行判决,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你对工伤赔偿流程还有疑问吗?法律快车提供工伤赔偿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