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欺诈 > 其他欺诈 >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0 18:00:44 人浏览

导读: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是法律性质与后果不同、侵害的对象与目的不同、主观动机与表现不同等。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审理流程是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

  一、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1.法律性质与后果:民事欺诈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主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而刑事诈骗则是刑事犯罪行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其后果往往比民事责任更为严重。

  2.侵害的对象与目的:民事欺诈所侵害的对象通常是一般民事秩序,包括物权、债权,甚至可能是人身权。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以获取一定的利益。刑事诈骗侵害的对象主要是财产所有权。其目的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3.主观动机与表现:民事欺诈的行为人虽然可能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但其主观上并不必然体现出主动性,更多是通过诱导对方进行民事行为,如签订合同、进行交易等,间接获取利益。刑事诈骗的行为人则具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其行为表现为积极、主动地通过诈骗手段直接获取他人财物,不打算付出任何对价或付出极少的对价。

  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怎么审理

  法律快车提醒您,法庭审判程序大致可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五个阶段。

  1.开庭。刑事诉讼除开庭程序除传唤被告人到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外,与前述开庭程序相同。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范围是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所指挥的犯罪事实和证明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各种证据。

  3.被告人最后陈述。被告人最后陈述不仅是法庭审判的一个独立阶段,而且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被告人最后陈述只要不超出本案范围,一般不应限制其发言时间,或随意打断其发言,而应让被告人将话尽量讲完

  4.评议和审判。合议庭应当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并在充分考虑控辩双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评议。

  三、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联系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在行为表现上有相似之处。无论是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都涉及到一方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误导他人来骗取对方的财物或其他利益。这种欺骗性的行为是两者的共同特征。

  2.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在构成要件上有一定的交叉。例如,在刑事诈骗罪的认定中,通常需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是否采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这些要素在民事欺诈的认定中同样重要。因此,当民事欺诈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可能就会转化为刑事诈骗。

  3.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在后果上也存在联系。在某些情况下,民事欺诈行为可能仅仅导致民事责任的产生,如合同无效、赔偿损失等。然而,当民事欺诈行为达到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即危害了超个人法益时,就可能上升为刑事诈骗,从而引发刑事责任。

  4.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也存在联系。在某些情况下,当民事欺诈行为构成犯罪时,受害人可以选择通过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在刑事诈骗案件中,受害人通常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追求经济损失的赔偿。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