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效力 > 无效合同 >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15 13:46:16 人浏览

导读: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内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一、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的合同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提醒您,被确认是无效合同的,那么不适用合同的诉讼时效。

  从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的性质进行分析,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虽表面上会被称为请求权,但其性质是实体法上的形成权。所以不属于诉讼时效的客体,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制度。

  若该形成权受期间限制,也应受除斥期的约束而非诉讼时效的约:

  1.提起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应属确认之诉,而不属于诉讼时效的客体范围;

  2.无效合同的确认是一种事实确认,合同当事人或法院在任何时候都可提出,时间的经过不能改变合同无效的法律性质;

  3.对无效合同的确认适用诉讼时效,不符合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

  4.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适用诉讼时效,并不会必然影响交易安全。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依照其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认定合同无效后有什么后果

  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1)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2)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2.折价补偿。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3.赔偿损失: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非民事性后果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除发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况下还发生非民事性后果。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