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 > 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和措施

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和措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11 11:38:14 人浏览

导读:

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分别是前者应注意金钱债务无条件适用继续履行,只有非金钱债务有条件适用继续履行;后者是债权人可以在对方不履行时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履行。

  一、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和措施

  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如下:

  1.适用继续履行时应注意金钱债务无条件适用继续履行,非金钱债务有条件适用继续履行。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

  2.补救措施是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债权人在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同时,可根据合同履行情况要求债务人采取的补救履行措施。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继续履行的合同诉讼时效

  继续履行的合同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合同履行原则有: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法律规定的所有种类合同的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