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纠纷 > 合同效力 > 无效合同 > 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7-05 12:43:32 人浏览

导读:

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是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恶意串通行为、主观上是双方都具有恶意损害他人利益的故意。构成恶意串通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民事责任,具体有赔偿和返还财产等。

  一、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恶意串通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观上恶意串通行为人进行了串通行为并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的第三人的利益;

  2.主观上,恶意串通双方都要求具有恶意损害他人利益的目的,并且明知恶意串通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利益损失而故意为之。恶意的目的要求双方都具有,否则不属于恶意串通。我国法律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恶意串通承担什么责任

  构成恶意串通并且给他人造成损害结果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即民事赔偿责任。但是民事责任实际上并不仅仅限于损失的赔偿问题,还包括退还已收的款项和费用等民事上的返还责任。如果恶意串通侵害了国家的利益,行为人因此取得的财产还应收归国家所有。除了民事责任外,行为人还应承担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恶意串通

  三、第三人欺诈和恶意串通的区别

  第三人欺诈和恶意串通的区别如下:

  1.恶意串通的当事人为了谋取自身的不法利益,在主观上存在着共同的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故意”。恶意串通这个概念中的“恶意”本身就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应当是故意的。其次,行为人要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现。

  2.存在隐瞒事实真相来谋取不法的利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