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哪些情况下发生法定继承

哪些情况下发生法定继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8-04 15:27:02 人浏览

导读:

以下情况下发生法定继承: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一、哪些情况下发生法定继承

  发生法定继承的情形如下: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

  3.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权或丧失继承权的;

  4.遗嘱不合法或因故而无效的。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法定继承的基本原则

  1.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4.养老育幼,保护弱者原则;

  5.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充分发挥遗产效用原则。

法定继承

  三、没有法定继承人遗产归谁

  没有法定继承人遗产归国家所有。相关法律规定,在没有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一条遗产因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时,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可以分给适当遗产的人提出取得遗产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视情况适当分给遗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