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产买卖 > 产权登记 > 房屋转移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完成后多久能拿到证

房屋转移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完成后多久能拿到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9-02 10:20:40 人浏览

导读:

房屋转移登记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了不动产权证书、买卖、赠与合同、交纳相关费用、分割等各种协议和证明材料。房屋转移登记后会在三十个工作日内能够拿到房产证的。

  房屋转移登记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了不动产权证书、买卖、赠与合同、交纳相关费用、分割等各种协议和证明材料。房屋转移登记后会在三十个工作日内能够拿到房产证的。

  一、房屋转移登记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房屋转移登记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下列材料:

  1.不动产权属证书;

  2.买卖、互换、赠与合同;

  3.继承或者受遗赠的材料;

  4.分割、合并协议;

  5.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

  6.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7.相关税费缴纳凭证;

  8.其他必要材料。不动产买卖合同依法应当备案的,申请人申请登记时须提交经备案的买卖合同。

  二、房屋转移登记完成后多久能拿到证

  房屋转移登记完成后大概在30个工作日可以拿房产证。法律规定,房屋登记机构自受理当事人的登记申请后,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上,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时间是30个工作日。

  【法律依据】

  《房屋登记办法》第二十三条

  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于下列时限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30个工作日,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60个工作日;

  (二)抵押权、地役权登记,10个工作日;

  (三)预告登记、更正登记,10个工作日;

  (四)异议登记,1个工作日。

  三、房屋转移登记是否受时效的限制

  房屋交付以后,请求房屋转移登记不应受诉讼时效限制。

  尽管民法典明确规定,物权具有法定性,不动产物权的转移、变更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当事人请求办理过户登记没有产权为依据,只是基于合同的约定,似乎适用以债权为保护目的更恰当,但那只是纯粹的法律逻辑判断思路。法律快车提醒您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讲,如果在房屋已经交付的情况下,登记过户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将会对债权人造成重大的不公,有违民法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