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知识 > 刑法三要件

刑法三要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14 17:14:23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构不构成犯罪在法律上是有明确的确定标准的,也就是刑法三要件,但是很多朋友对于刑法三要件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在一些相关话题下难以理解。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构不构成犯罪在法律上是有明确的确定标准的,也就是刑法三要件,但是很多朋友对于刑法三要件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在一些相关话题下难以理解。下面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一、刑法三要件

  (一)犯罪构成该当性。

  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

  (二)违法性。

  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违法阻却事由是排除具有该当性的行为的违法性的事由。违法性阻却事由一般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被害人承诺等。

  (三)有责性。

  有责性指能够就满足该当性和违法性条件的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和谴责。是否具有有责性应该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犯罪故意或者过失等方面考察。此外,有责性还有两种阻却事由,一是违法性认识,二是缺乏期待可能性。

  

  二、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

  (一)从旧原则。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

  (二)从新原则。即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三)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处理。

  (四)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 ,则要按照新法处理。

  我国修订的《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使用当时的法律;

  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按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三、刑法的追诉时效

  刑事追诉时效根据行为人具体触犯的罪名的法定最高刑决定。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刑法三要件的全部内容,由文章不难得知三要件分别是犯罪行为违法性、有责性、该当性,以此来确定是否为犯罪行为。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