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者 > 消费者权利 > 买家投拆三无产品怎么办

买家投拆三无产品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2-10 11:29:56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市场监管不够健全,一些淘宝商家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便销售三无产品。我们都知道,不要购买三无产品,三无产品就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家以及质量合格证的产品。很多黑心商家卖三无产品从中牟取大量利益。那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买家投拆三无产品怎么办的知识以及相关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市场监管不够健全,一些淘宝商家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便销售三无产品。我们都知道,不要购买三无产品,三无产品就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家以及质量合格证的产品。很多黑心商家卖三无产品从中牟取大量利益。那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买家投拆三无产品怎么办的知识以及相关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买家投拆三无产品怎么办

  购买到三无产品时,消费者是可以向销售方或生产方要求赔偿的,通常有以下几种维权方式:

  (一)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二)投诉调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

  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

  二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定,提供证据;

  三是消费者要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是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三)行政申诉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四)提起诉讼

  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二、三无产品合法吗

  销售三无产品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照该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将“三无”产品送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检验机构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应依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食品质量相关法律规定

  《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第二十八条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第二十九条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三十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第三十一条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买家投拆三无产品怎么办问题进行的解答,销售三无产品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虽然说现在有相关部门去严格管控产品质量,但是难保有漏网之鱼,因此我们在购买东西的时候,最好能够看清楚产品信息和生产日期,这样才可以尽可能避免买到三无或者过期的产品。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